企业创始人、毛布底鞋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建华,送给星云大师毛布底鞋。鞋子精湛的工艺受到星云大师的赞赏。
工人正在精心绣制鞋面。

商城县三多堂传统手工鞋业有限公司注册的三多堂牌商标,2015年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本报记者 叶 红

毛底布鞋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改革开放后,鞋类的多样化使布鞋慢慢淡出了鞋类市场的主要舞台。进入21世纪后,崇尚自然、追求简洁成了现代人心底的一份情怀,而穿上一双舒适柔和的布鞋,又重新成为一种时尚。在我市商城县,就有这样一家专门制作毛底布鞋的企业,这就是商城县三多堂传统手工鞋业有限公司。

据介绍,商城县三多堂传统手工鞋业有限公司(原商城县鄢岗镇毛布底手工布鞋厂)创办于2001年9月,是一家集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企业现有固定技工、技师200余人,其中国家级制鞋设计师1人、制鞋工艺师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企业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吸纳农村40-70岁留守妇女纳底、绱鞋、制样近千人,网点以鄢岗镇为中心,遍及商城县城关镇、河凤桥乡、双铺镇、上石桥镇,潢川县双柳镇、江家集镇和固始县马堽乡7个乡镇,形成年产高档纯手工布鞋10余万双的生产能力。10多年来,创造社会效益8000多万元。

商城县三多堂传统手工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明奇对记者说:“毛布底鞋是一种濒危产品。本着在抢救中保护、在保护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生产、在生产中传承、在传承中弘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精神,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基础上,把针与线的手工制作技艺做到极致。我们通过努力,把这种濒危产品和手工技艺保护下来,受到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肯定与表扬,2011年正式将毛布底鞋手工制作技艺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了解,目前,毛布底鞋全国只产于大别山区,与其他鞋类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制作独特。采用20层纯棉布不加任何黏合剂叠加在一起,保持传统纯手工布鞋地域产品的本真性。二是工艺独特。采用大别山区独有的手针纳底方式,产品具有全国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精工制作和精细程度。三是性能独特。毛竹叶天然凸凹的透气性、舒适性,尤其对脚气的康复非其他布鞋可比。

谈起公司的产品,朱明奇无比自豪地说:“我们公司的主导产品是‘三多堂’毛布底鞋,因为它在全国市场具有唯一性,因此备受广大客户青睐,产品畅销除哈尔滨、长春、拉萨以外的省会以上城市,在国内手工布鞋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多年来,我们一直秉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精神,坚持‘传承、精工、弘扬、创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品牌意识教育,树立品牌是出身高贵的商标,是生产企业的灵魂,是时间积累的产物,是信息压缩的过程。‘三多堂’毛布底鞋不仅工艺精湛、品位高雅,更重要的是能够凸显文化内涵和人性化的服务,我们的产品地域独特、取材独特、制作独特、性能独特,有很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受到广泛重视和好评。”

在采访现场,记者了解到企业发展的历程和获得的荣誉:

——毛布底鞋制作技艺于2011年4月获国家专利一项。

——2011年,“三多堂”毛布底鞋被河南省政府公布、文化厅颁发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6月,企业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2013年3月,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13年12月,企业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2014年8月8日,省文化厅将毛布底鞋作为文化礼品呈送给星云大师。

——2014年11月,毛布底鞋获得中原文化博览会金奖。

——2014年12月,企业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2015年12月,“三多堂”被评为“著名商标”。

——2016年7月,黄建华被评为2014-2015年度(首批)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

一面面锦旗彰显的不仅仅是员工的努力,折射的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个个数字展示的不仅仅是企业的辉煌,反映的更是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多年来,我们严格坚持选材天然考究、做工精细、产品高档、走高端路线、工贸并举、诚信经营,已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公司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