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小然
当前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攻坚阶段,作为主力军的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系统内部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百日冲刺”活动,以竞赛的形式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整治市容焕新颜
市容是一座城市的脸面,是城市文明与否最直观的表现。整洁的市容会给外来的客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而对居住于此的市民来说,更是会直接影响到其生活环境水平。“每天上下班路过申桥南桥头都堵得走不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堵住了原本该行车的道路”“一到学生放学,学校门口学生、家长已经人很多了,摊贩夹杂其中,更是常常挤得水泄不通”……
针对市民们重点反应的问题,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占道经营、校园周边环境、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从11月1日起,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整治5次,纠正出店经营900余起,清理流动摊点600余起、市场外溢100余次。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1400余个果皮箱和21座垃圾中转站进行了全面清洗检修,规范运营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到98%,让市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对市容反弹点实行定人、定点、定时管理,联合辖区执法力量狠抓重点、难点路段整治。
此外,为确保市民出行的安全与舒适,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市政一公司、二公司承担起整修维护城市道路的责任,对胜利路、解放路、民权路、中山路等道路进行维护,逐条道路普查标记、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整修。截至目前,市政一公司、二公司共拆除湖东大道慢车道砼路面635.5平方米,维修检查窨井26处,治理污水外溢2处,修补沥青路面7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环保砖1000平方米,调整20套检查井盖,安装树穴石160套。
公益广告添光彩
提升居民素质,既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公益广告是一盏灯,在规劝和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对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都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针对我市的情况,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成立了户外广告整治领导小组,对11条主次干道、商业街和5处公园广场户外广告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方案。经排查,申城大道、东方红大道和平西街公益广告基本达到每100米2处公益广告标准。针对尚未达到创建标准的,加紧整治,确保达到设置质量。目前,已设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公益广告14处、公园广场公益广告51处。计划对主干道、桥体涵洞及楼体广告等重点部位设置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190余处已基本完成。
修护盲道展文明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除了取决于市容的整洁、市民的精神面貌,还在于整个城市的道德水平程度。盲道的设置体现了一个城市对身在其中的盲人的人文关怀和体恤,也是丈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
长期以来,盲道被挤占的现象在街上随处可见, 东方红大道、民权路等路段的人行盲道被车辆乱停放占用;有的沿街商铺把门前当成停车场,一字排开堵得严严实实,勿论盲道,就连人行道也未能幸免;还有些盲道被固定设施占用……诸如此类的行为,都给盲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担负着维修道路任务的市政一公司、二公司积极组织生产、技术等专业人员,除了进行摊铺路面沥青、维修人行道破损、更换检查井盖等施工内容,还对道路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普查,对达不到标准的2614平方米盲道重新铺设。截至目前,市政一公司、二公司分别维修南湖路盲人道350平方米、东方红大道盲人道221平方米,计划于11月底完成维修。
虽气温骤降,雨雪连绵,但执法工作人员的身影依然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看着这些身影,感受到周遭环境的切实变化,市民们也被如火如荼的创建工作感染起来,有市民表示:“最近上下班路过申桥,流动摊贩没有了,道路也顺畅多了。这样的创建成果能一直保持下去多好,我会以自己的行动全力支持……”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为了荣誉,归根到底,是为了给全体市民营造更优良的生活环境,真正做到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向着让城市更美好、市民更幸福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