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刘剑锋
今年秋季开学,淮滨县王家岗乡刘寨小学又分来3名特岗教师,使这个贫困村学校的青年大学生教师增加到了6名。地处偏远的刘寨村过去交通不便,教师年龄老化,该县通过实施教育扶贫,不仅为刘寨小学这类学校充实了师资力量,为贫困村教育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带来希望。
实施项目牵动,改善办学条件。全县97个贫困村中,拟迁建学校1所,中心小学13所,一般小学7所,教学点65个。在安排维改资金644万元消除危房、危墙、危厕的基础上,通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安排资金1353.57万元用于贫困村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安排专项资金66万元用于布局调整后教学点附设幼儿园建设,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学前教育。
实施“双千”工程,开展结对帮扶。该局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千名干部与千名贫困户子女结对帮扶工作,动员教体局机关、二级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等1000名教育系统干部,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困难程度,在全县选出1000名最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生,每名干部帮扶一名建档立卡学生,结对帮扶一包到底。帮扶干部为帮扶对象建立长期就读助学计划,联系相关部门落实建档立卡助学措施,确保帮扶对象顺利完成各学段学业。
落实资助政策,开展爱心救助。全面落实国家各类资助政策,按照程序和标准发放学前教育资助金、义务教育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普通高中困难学生助学金和中职生免学费及助学金,保障每个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该局还依托“慈善一日捐”活动,每年倡导全县师生开展爱心捐款活动,捐款全部用于贫困生资助。在寄宿制学校,开设爱心窗口,为建档立卡的贫困生提供质优价廉的饭菜,让贫困生吃好、吃饱,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强化技能培训,助力产业脱贫。依托县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主力军和职业培训主阵地作用,在引导贫困家庭子女积极就读职业学校的同时,整合培训资源,面向贫困人口,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开展了在校生精准扶贫培训、农村电商培训、养殖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帮助贫困人口实现靠技能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