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黄新
2013年,新县陈店乡胡子石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42户,贫困人口191人。2015年,该村被确定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扶贫联系点和第一书记派驻村。一年多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学校优势,采取多项帮扶措施,加快该村脱贫攻坚步伐。
党委高度重视,落实帮扶责任
该校成立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李第民、校长余运德等领导班子成员先后15次到村入户调研脱贫工作,学校党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帮扶工作。结合该村实际,制定帮扶工作方案,建立了党委负总责,基层党组织搞帮扶,党员干部抓落实,精准到户到人的帮扶工作机制。
发挥学院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该校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支持,将胡子石村纳入新县2016年整村推进项目范围,争取项目资金近500万元,对村里的道路、塘堰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改造,其中该校投资10万元为胡子石村安装节能路灯30台,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鼓励龙头公司、种养殖大户利用该村水域面积广的优势,养殖大闸蟹和小龙虾,为该村贫困家庭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该校还免费供应油茶、绿茶茶苗,发展“两茶”产业。此外,通过“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吸引新县德龙玩具有限公司在该村设立分厂,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开展教育帮扶,对该村来学校就读高职的学生全程免费,对考入其他本科高校学生发放4000元助学金。
学校附属医院结对帮扶该村卫生所,组织医疗队送医送药到村,免费为该村120名妇女进行体检。针对患重特大疾病的特困群众,附属医院为其减免相关治疗费用,并安排专门医护人员对这些特困患者实施“一对一”的医疗随访、慢病管理和康复指导等服务,防止因病发生新的贫困。定期开展法律讲堂、科技普及、电子商务、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村民开展多种经营,主动创业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加大资金投入,当好坚强后盾
学校全力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在学校办学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5万元作为扶贫专项经费,支持该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学校基层党组织和中层以上干部结对帮扶该村42户贫困户,定期到村开展走访慰问,探讨脱贫对策,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真正实现“一对一”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