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市委五届一次全会上,市委书记乔新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知责而为、知责而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努力实现市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对此,全市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做勤政为民的表率。

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实力信阳是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信阳是加快发展的优势所在,活力信阳是加快发展的动力之源,诚信信阳是加快发展的精神支撑,清风信阳是加快发展的坚强保障。由此可见,市委提出建设“五个信阳” ,反映出为老区人民谋福祉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性,不仅符合信阳实情,而且符合广大民意。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和为民有机地统一起来,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执政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民需要勤政。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勤”是作为,“勤”是担当。近年来,我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主战场、脱贫攻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砥砺品质、锤炼党性,为信阳的发展作出了突出业绩。反观那些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中暂时落后的单位或个人,其共同的症结之一,就是缺少了“勤”的干劲、“勤”的韧劲、“勤”的闯劲。一勤天下无难事。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克服懒惰思想和畏难情绪,围绕建设“五个信阳”不断学在前、干在前、走在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创业、添彩中原。

陈云同志曾说:“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空话一句。”全市党员干部要树牢以人为本、勤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保持真抓实干、争当表率的精神状态;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多办利民之事,大力发展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要善谋惠民之策,带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积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恪尽为民之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真正为信阳人民造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市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十次党代会、市五次党代会精神,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我们坚信,多一点努力,就多一分成绩;多一分勤奋,就多一分收获,造福信阳、添彩中原的愿景也就会早一天变成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