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7时,一声简短而欢快的鸣笛,打破了息县谯楼办事处锦绣花园小区的平静,小区居民翘首以待的3路公交车准点开来了。
据了解,3路公交线全长9.8公里,站点25个,线路配车10辆,每10分钟一班。两个月前,3路公交线顺利开通,彻底解决了沿线30多个社区近万居民的出行难题,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片点赞声。
比3路公交沿线居民更振奋的,是背后默默推动此事的21名政协委员,这是他们3年11件提案 “接力长跑”的成果。
发展公交,就是发展民生
公交是一座城市交通的脊梁,也是城市的名片和流动的风景线。作为一个拥有近百万人口的大县,息县主城区一直无公交车通行,近10万的息县城区常住人口,长期处于出门无公交可乘的尴尬境地。群众出行需求与县城公共交通发展严重滞后的矛盾,也成为城区非法营运电动三轮车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诱因。特别是县城至新汽车站约2公里的路程,电动三轮车单程价格每人最低5元,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4年,息县“两会”期间,尹宝本、王凤友等12名委员聚焦城区公交发展,以个人或集体名义提交了7件提案,为破解群众出行困局建言支招。委员们在提案中疾呼:发展公交,就是发展民生,要科学编制城市公交规划,建立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机制,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尽快补齐民生交通短板。
提案提得好,更要办得实。为进一步推进提案的办理和落实,早日开通公交线路,该县政协提案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会同县交通局、公交公司负责人,走进街道社区和居民点,协助勘察公交线路、完善通行方案,深入征询群众对设置公交站点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开展实地调研、现场协商、专题研讨。
2015年2月9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息县正式开通运营1路、2路城市公交。公交公司规定,成人票价1元,城市户籍60岁以上的居民持老年IC卡可免费乘车。该惠民之举一经实施,全县群众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公交优先,就是群众优先
“运行线路过长、绕行距离远,要进一步优化。”“候车时间长、准点率低,要注意改进。”“站牌处车辆乱停乱放,公交车没法靠站,要加强管理。”……
面对身边群众的不断“吐槽”,政协委员们决定再次从民意出发,展开实地调研。他们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任意选乘1号、2号线路公交车,切身体验并了解公交车运行过程中的时间、客流量、秩序以及司乘人员服务质量等情况。
2015年8月,在政协息县九届四次全会上,陈庆梁、郑世国等6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合理设置公交路线及站点的建议》《加快城乡一体,完善公共交通》等3件提案。委员们指出:公交优先,就是群众优先,一定要体现公交的快捷性,让群众能按时到达目的地;一定要体现公交的方便性,让群众能就近、就便乘坐;一定要体现公交的优质性,让群众出行更加舒适。
息县县委、县政府对提案高度重视,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两次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落实委员意见建议。承办提案的县交通局、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等单位通过深入调研,及时调整公交运营线路,着力改善乘车环境,建成站点39个、站厅77个,公交客流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沿线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公交全覆盖
“现在,我一出小区就能坐上公交,送孙子上学、到西亚超市买菜都可以搭,这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近日,家住锦绣花园小区7号楼的王阿姨对前来回访的政协委员说。
可就在8个月前,王阿姨还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困难心里窝火。锦绣花园小区位于相对偏僻的将军路,而公交线路通常选择在城区主干道设置站点。为了能坐上离小区最近的2路公交车,小区居民不得不走上至少1里地的冤枉路。有的群众嫌麻烦,出门见到电动三轮车就直接坐了,三轮车3元起价,不安全也不实惠,只能是无奈的选择。
2016年2月,徐志峰、曹彬等3名委员在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到这一社情民意。他们又通过实地视察、专题研讨等形式,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最终形成了《关于增开西街(将军路)公交线路的建议》。
不久,该提案就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采纳和落实。2016年中秋节前后,县公交公司新开通了3路、5路公交线路,新增站点42个,加上之前的1路、2路,全县4条公交线路实行双向对开,32辆环保型冷暖空调燃气公交车循环运行,息县主城区初步实现了公交全覆盖。
崭新的线路,崭新的公交车。面对委员们的回访,王阿姨表示对3路公交线很满意,同时也感谢政协委员用提案为群众代言、办实事。(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