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如果说楠杆镇是罗山县的西大门,那田堰村就是西大门最西端的一个哨所。她守望着浉河水冲积形成的砂土平滩,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如今,在这片热土上,田堰村党支部正以产业引领,助力全村脱贫攻坚。
田堰村毗邻312国道,隔浉河与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相望。村党支部书记孙大胜介绍,全村辖26个村民组,985户,总人口399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68人,其中低保贫困户33户,五保贫困户15户,一般贫困户21户。
为彻底改变田堰村的贫困面貌,今年以来,在脱贫攻坚的号角声中,该村采取得力措施,精准发力,用产业引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突出产业培育。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一班人经过多方走访调查,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依据当地丰富的人力和土地资源,把发展瓜蒌种植作为扶贫产业来抓,鼓励该村贫困农户积极参与,在管理技术、种苗上给予支持,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村采用生态种植新技术,以“公司+贫困户”产供销一站式服务模式,公司与贫困户商定每亩保本收入不少于3000元。公司对贫困种植户实行全程、全方位服务,种植户(贫困户)只需提供土地、人工、肥料、少量农药,公司免费搭建瓜蒌架,包括水泥立柱、承重钢网、胶丝网、不锈钢拉丝、地桩等,免费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培训,对瓜蒌生产过程进行免费技术服务,确保瓜蒌顺利生长。公司对产品进行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保底回收价为干瓜蒌籽15元/斤,一般瓜蒌亩产值2000元至5000元,高的达到8000元,项目持续5年,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产业支撑。
目前,该村已落实贫困户种植瓜蒌20户、70亩,主要分布在田堰村陈湾、闵湾、林场3个村民组。
按照贫困户“一人一策”“一户多策”要求,该村依托罗山县向阳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流转贫困户土地200余亩,年租金为每亩600斤水稻,公司用工以贫困户为主,每人每天工资收入70元左右,主要种植美国樱桃、核桃和其他生态优良品种,预计每年每个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找准了脱贫的路子,困难群众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为让逐步富裕起来的村民享受精神文化生活,该村党支部筹资改善文化广场环境,将原有破损的文化广场改造成集休闲、健身、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广场;开展危旧房改造与环境整治,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道路。
采访中记者看到,田堰村村容村貌较以前大为改观,新修4.6公里村村通道路宽敞整洁,村文化广场实现了亮化美化,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安装了20余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