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翔 实习生 辛雨童) 近日,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炉,将于2018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有序出台相关配套改革方案,到2020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3+3”模式 文理不分科
河南作为高考大省,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在于,将从2021年实行“3+3”的考试模式,文理不分科。
所谓“3+3”模式是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含外语听力)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自己选考3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组成。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计入总成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采用“6选3”模式,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改革方案还提出,从2021年开始,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本科二三批次合并录取
从2016年起,普通高考招生本科三批和专科普通录取批次(艺术、体育类等提前批除外)试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从2017年起,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改变简单用录取批次来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加快推进基于考生总成绩、专业志向和学习特长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方式改革。
“综合素质”作为录取依据和参考
根据改革方案,高考招生录取将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
2016年省教育部门出台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7年试行,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正式实施。
改革方案指出,要进一步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全省规范统一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可信。高校要研究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切实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中的重要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