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的妻子说他们一家三口还是第一次拍合影照。

本报记者 李小然 文/图

11月1日,第20集团军驻信阳某工兵团机关干部到光山县慰问归乡维和勇士陈晓东,为他们一家人送去慰问信和慰问品,对他为部队建设和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表示赞赏,并对其亲属的支持表示感谢。

2015年5月18日,这个日子陈晓东记得清楚。

正是这一天,入伍近十年、练就了一身过硬军事本领和精湛专业技能的陈晓东,从众多官兵中脱颖而出,被选拔到南苏丹瓦乌执行国际维和任务。

在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瓦乌到通季补给线的道路施工中,陈晓东平均一天要走着完成5公里到10公里的道路维修指挥任务,施工期间不仅要全副武装,还要忍受40多度的高温炙烤。在道路维修任务的后期,陈晓东带领施工人员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准备装备物资,一路颠簸几十公里到达施工点施工。中午只能简单吃点东西,就带领战士继续投入到施工任务中。繁重的工作面前,陈晓东模范带头、任劳任怨,经过近一个月的一线指挥,出色完成了200多公里的道路维修任务。

2016年6月25日,瓦乌市区西南郊爆发激烈冲突,几发炮弹从营区一侧飞过,当地民众陆续涌向瓦乌基地,在营区北侧形成临时难民营。在局势不稳、威胁较大的情况下,作为大本营唯一的工程保障中队,陈晓东临危受命,带领战士积极协助肯尼亚步兵营加固被冲击损坏的大门,保障难民安置点的隔离网架设、电力供应、帐篷搭设、厕所挖建等。由于陈晓东处置得力,任务安全顺利完成,得到了肯尼亚部队和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的一致肯定。

在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当中,面对任务区严峻的安全形势、艰苦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陈晓东充分发扬“爱国、奉献、争优、善战”的维和精神,展示了大国军人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担当。维和期间,陈晓东顺利完成施工任务150次,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和平勋章”,被维和工程兵大队评为“优秀军官”,并获嘉奖一次。

今年10月,圆满完成任务的陈晓东带着荣誉回到了家乡。“我走的时候孩子还不会叫爸爸,回来的时候,她已经能满地跑了。”陈晓东谈起阔别许久的女儿,觉得幸福又有些内疚。他的妻子在他奔赴南苏丹维和期间主动担起了家庭负担,独自一人带着年幼的孩子,生活在不足40平米的出租房内。“你辛苦了啊!”面对这样的称赞,寡言的她一直面带笑容,重复说道“不辛苦不辛苦……” 正是如她这般内心温柔而强大的军属,给予万里之外执行维和任务的丈夫莫大的鼓舞与激励,才有了如陈晓东这样的维和勇士;正是有陈晓东这样不畏艰险、维护世界和平的勇士,才有幸福安康的我们的家。

陈晓东表示,虽然自己在维和行动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那只是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时刻牢记听党指挥、绝对忠诚的政治理念,再接再厉、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