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翔 实习生 辛雨童

“大学四年,是我们生命中最美的年华。等到毕业之后,为工作生活所累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有那么潇洒自由的时光了。趁现在,我们还年轻,还有机会去追逐远方。”历时3天,610公里,10月1日,马满圈从信阳出发骑行去西安,在路上,他邂逅了美丽的风景,也遇见了更坚强的自己。

马满圈是信阳农林学院园艺专业大二的学生,是骑行社团的成员。平时,社团在周末会组织活动,带社员出去骑行,在信阳周边转转。社团的现任社长叫王理想,是2015级微生物专业的学生。去年9月,还是大一新生的王理想是骑行来报到的。“王理想是骨灰级骑友,曾骑行去过新疆、西藏等地。我加入骑行社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他的影响。”马满圈说。

一般长途骑行,马满圈会提前规划路线,考虑到花销预算,毕竟是穷游,他就自己带干粮,干粮吃完了再找餐馆吃饭,晚上就在城市附近搭帐篷休息。“自己搭帐篷住安全吗?”记者不禁问道。“我一般会把帐篷搭在城市附近,这次去西安,一次住在公园,一次住在丹凤县一户人家门口。”沿途,马满圈大概只花了30块钱,基本都是买水用的。“我的想法可能比较纯粹和极端,就是为了骑行而骑行。”

骑到一个城市就休息20分钟,吃点干粮、喝点水,补充点体力,继续出发。一路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10月4日,马满圈终于到达西安,开始了自己的西安之旅。在西安这个陌生的城市,靠手机导航,他骑行去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景点。兵马俑博物馆在西安市临潼区,离市区有30多公里,马满圈骑行用了2个小时。“骑车有个好处,就是不会堵车”,马满圈打趣地说道。

刚到西安的时候,马满圈有些怅然若失。“最美好的回忆,在路上。当你拼命追求一个东西的时候,可能会充满期待,但真正得到了,却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追逐和努力的过程是最难忘的。”

马满圈曾骑行去过三次武汉,去过一次长沙。“第一次骑行去武汉的时候没有经验,一直骑到凌晨一点多,后来在汉口火车站休息到天亮。骑行的途中还经常遭遇天气的‘暗算’。今年4月,社团5个人组队去开封,没带雨衣,在路上淋了一天;五一去长沙在岳阳突降大雨,又被淋成‘落汤鸡’。”马满圈回忆道。

就像很多人想去西藏旅行一样,骑行去西藏也是每个骑友的梦想。“骑友的318,虽然有些老套,但依然是很多骑友梦寐以求的。”马满圈所说的“318”,指的是318国道成都至拉萨段,即川藏南线,是骑行进藏必经之路。马满圈已经提前规划好了路线,打算明年暑假与社团同学一起骑行去西藏。“走完川藏线,骑行生命就完整了,算是青年时代最旺盛生命力的见证吧。”

马满圈不仅是骑友还是个跑友,他每天都坚持跑步,风雨无阻,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最远能坚持跑20多公里。“跑步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对骑行也有所帮助。跑友心中的马拉松跟骑友心中的川藏线地位差不多,我打算明年参加郑开马拉松比赛。”马满圈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