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个著名的观点:“教是为了不教”,即教育是为了培养出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独立才是教学的目的。在扶贫工作中,这条规则同样适用:扶贫的最终目的不是统计数据上贫富差距的缩小,而是让贫困人口拥有独立创造财富的能力,让贫困地区的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扶贫不只是给钱这么简单,不仅要“扶经济之贫”,还要“扶精神之贫”。无论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村、一个县,物质贫困并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贫困更令人担忧。一味畏难发愁、自暴自弃,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勇气,没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给再多的金钱与物质,也难以拔掉穷根。 只有想方设法帮助贫困农民增强战胜贫困的勇气,树立靠自身努力脱贫的思想,扶贫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成效。

扶贫,更要扶智力扶知识。越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越容易被“读书无用论”引领进误区。思想意识上的“贫”比经济上的“贫”更可怕,因为它会导致贫困在代际之间传递。要激励、扶持贫困人口通过自身的努力脱贫致富,就需要把送政策、送项目、送资金,与送知识、送教育、送人才、送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扶贫开发与农民素质提升实现良性互动。近年来,我市在探索智力扶贫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譬如,平桥区公共实训基地以“基地+企业”的模式,开展27个培训科目,累计培训贫困人口近1万人次,经过培训的贫困人口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依托信阳农林学院成立的信阳农民大学,开展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已培训贫困人口5000余人,有3300名贫困人口培训后在新型经营主体就业,有1600余名贫困人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单纯送金钱送物质相比,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给予帮助,更有利于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扶贫工作道阻且艰,攻坚还需扶智为先。我们应发挥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追求富足文明生活,真正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