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翔 见习记者 王凌云
今年10月17日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第3个“扶贫日”。“扶贫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作为全国大别山集中连片革命老区,全省唯一一个所辖县均为贫困县的省辖市和省“三山一滩”扶贫攻坚重点地区,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系列政策,注重创新工作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老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目前,脱贫攻坚的推进机制已经建立,精准识别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因户施策的脱贫路子已经明晰,脱贫攻坚的社会合力不断聚集,全市攻坚战役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机制优先 为脱贫攻坚“筑堡垒”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系列政策,结合实际制定了《信阳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确定分期分批脱贫目标:即光山县、新县、潢川县2017年前实现整体脱贫,商城县、罗山县、息县2018年前实现整体脱贫,淮滨县、浉河区、平桥区2019年前实现整体脱贫。
我市迅速成立了高规格的信阳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由7名副市级领导干部分别任组长,从全市抽调24名优秀干部常驻办公;县、乡两级均相应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各贫困村设立脱贫攻坚作战室,全市仅市、县两级指挥部人员就达471人。各级层层签军令状,绘路线图,定时间表,形成上下联动、分级管理的指挥作战模式,有效保证了全市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力量。
为完善指挥部内部管理制度,市指挥部抽调人员均与原单位工作脱钩,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各专项工作组围绕脱贫目标,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使指战、督战、作战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先后制定了《信阳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机关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信阳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和督查通报制度》等10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实行周例会、月通报、季考评制度,保证了指挥作战的有效运转。
为推进工作进展,创新了脱贫攻坚联动机制。全市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脱贫时间表和责任清单。市指挥部发布了1号令、2号令,实施“四结对”和“四协同”帮扶脱贫行动,全力支持县区脱贫攻坚。36位市级领导干部包保贫困县脱贫,全市共派出驻村工作队775个,2298名省、市、县、乡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直接帮扶责任人,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摸清数据 为脱贫攻坚“明方向”
记者从市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了解到,目前精准识别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7月10日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市共有贫困村52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95万户、35.99万人,均占全省的1/10左右。
严格识别程序标准,注重把好关口。我市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严格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实行“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精准实。
开展“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市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经过五轮甄别,共识别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8316户、3.45万人,新识别录入3574户、1.45万人。
认真组织“五清”核查。采取乡镇自查、县区交叉核查和省、市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市527个贫困村11.9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号,确保识别工作达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脱贫轨迹清等“五清”标准。
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回头看”、第一书记逐户填写《入户档案》、每月一抽查、“拉网过筛”等五轮清底核查,精准识别做到了“五清”。 目前,全市精准识别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在坚持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工作重心转向精准帮扶工作的落实。
多措并举 为脱贫攻坚“找路子”
按照中央“五个一批”和省“转、扶、搬、保、救”的要求,我市立足信阳实际和优势,针对不同贫困群体的情况,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分类施策的脱贫路子已经明晰并显成效。
在转移就业扶贫方面,我市通过技能培训、涉外劳务输出等,推动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全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3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2.7万,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7%,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培训,带动2.6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年已派出112名贫困人口出国务工。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已吸纳2万多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在特色产业扶贫方面,我市因地制宜,多重引导,促使产业扶贫精准发力。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市重点发展茶叶、油茶、花卉三大产业集群。如光山县晏岗村原有贫困户820户,通过流转荒山荒坡建成了万亩油茶示范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油茶1.5万亩,已有600户实现了脱贫。在平原和淮河滩区,我市重点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粮油加工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从“大粮仓”到“大厨房”的转变,绿色食品产业已经迅速成为沿淮地区第一大支柱产业。如潢川县华英公司以樱桃谷鸭加工为主,年生产加工樱桃谷鸭1.2亿只,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树”扶贫模式,带动潢川及周边地区5万多人通过养鸭脱贫致富。二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发挥信阳宜产宜居的优势,结合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如新县西河村原是一个贫穷荒芜的山村,2014年通过整合资金引导群众进行原味改造,把破旧衰败的村庄建成了城市人体验“乡愁”的乐园,游客络绎不绝,如今,西河村有20多家农家乐,旅游的带动能力已辐射到了周边村庄。仅今年“五一”期间迎来外地游客5.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500多万元。三是发展农村电商扶贫。我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抓住“互联网+”的机遇,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双创”,着力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助推精准脱贫,已带动全市1万多贫困户脱贫。如光山县羽绒电商产业蓬勃发展,2015年全年网销羽绒服、棉服1500余万件,网销总额突破15亿元。四是发展光伏扶贫。我市商城、光山、新县正在探索实施光伏扶贫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例如商城县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合作在河凤桥乡新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选定了20户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为光伏扶贫户,以1∶1∶1比例出资(即农户、政府扶贫资金、企业帮扶资金各出资1/3),此项目将实现受益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收益可达20年-25年,可使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收益。
在智力扶持扶贫方面,我市强化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激励、扶持救助对象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培训输出劳务人员达3000人,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出国劳务扶贫培训示范基地”。平桥区公共实训基地以“基地+企业”的模式,开展27个培训科目,累计培训4万人次,其中贫困人口近1万人次,经过培训的贫困人口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依托信阳农林学院成立了信阳农民大学,开展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已培训1.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5000余人,有3300名贫困人口培训后在新型经营主体就业,有1600余名贫困人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搬迁扶贫工作。为完善机制,6月13日,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成立信阳市易地搬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信政办〔2016〕76号),市政府主要领导任负责人,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各县区分别成立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县区主要领导担任易地搬迁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制定并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具体方案。严格按照贫困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委研究、村内公示和逐级审核等程序,运用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方法,发扬基层民主,征求贫困户搬迁意愿。经过多次摸底核查,基本做到了精准到户、到人、到安置点。“十三五”期间全市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723户44827人。我市2016年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49个,集中安置1864户6983人,占42%;分散安置3041户9565人,占58%。目前,浉河区、光山县、罗山县已完成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安置点选址、建设用地报批、规划手续、环评手续、施工图设计、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正准备招投标。7月19日,市发改委对光山县20处安置点中的8个集中安置点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目前已经动工,其余12个集中安置点作为第二批开工建设项目。新县、商城县、淮滨县、息县已经完成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安置点选址、建设用地报批等工作,其他工作正在推进中。
在救助保障扶贫方面,我市关注弱势群体,对特殊群体给予特殊关爱。目前,全市4.8万“五保”老人中,有2.3万人在279个农村养老院集中供养,2.5万人采取分散供养,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开展关爱行动,全市有395所中小学校推行寄宿制,吸纳留守儿童12.9万人;有6万残疾人在企业稳定就业。推进政策兜底,目前,全市正按照指挥部2号令要求开展政策兜底工作,优先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实施精准认定。商城、新县等县迅速行动,已按照政策率先摸清了兜底对象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