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李海
“咱们本来约的是10点见面,让你们久等了,有家企业要扩建厂房,我刚才一直在市国土资源局协调用地的事。”前不久的一天上午11时30分左右,平桥区产业集聚区常务副书记郭卫东匆匆赶回办公室向记者解释道。和郭卫东一起回来的还有两位苏州客商,他们打算下午去园区看看投资环境。
“中午咱们和苏州来的朋友一起在产业集聚区食堂吃饭吧,边吃边聊。”郭卫东话还没说完,手机又响了。“郭书记比办事员还忙呐。”苏州客商打趣道。
“郭书记上任这四个月以来就没闲着,要么去在建工地或生产企业摸排问题,要么去区里、市里有关部门为企业协调、办理相关手续,要么就去外地招商引资、学习考察。”集聚区综合办公室主任彭峰告诉记者,“‘服务’二字是郭书记经常挂在嘴边的,他说我们要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做企业的‘店小二’,企业发展好了就是我们的成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受工业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平桥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面临着较大压力,一方面是区内重点企业效益下滑较大,另一方面是新开工投产企业较少。
“但就在这种不利情况下,我区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理念,抓项目、重招商、强服务,集聚区今年前8个月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稳中有升。”午餐时间,郭卫东一边向同桌就餐的苏州客商介绍集聚区的基本情况,一边就如何优化企业服务与记者交流。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平桥产业集聚区共有四上企业143家,居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32.78亿元,同比增长3.3%;重点服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6.4%;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集聚区企业新增就业人员1000余人;完成税收3.05亿元,同比增长5.5%。
“当前的困难不是我们一家存在,建设和发展集聚区不能等、靠、要,只有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增强创新服务能力,完善配套保障机制,才能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郭卫东坦言,千难万难,只要我们干部职工的心跟企业在一起就不难。
郭卫东说,服务是产业集聚区的安身之命。没有优质的服务,就没有企业的集聚入驻。今年以来,集聚区整合服务力量,充实加强服务部门,分别成立了招商服务中心和招工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真正把“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家的事当作家事”这一服务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谈及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企服务,郭卫东告诉记者,目前,困扰企业的主要难题就是办证和融资。对此,集聚区以“平桥区企业优质服务年”活动为载体,通过优质服务来打造招商“洼地”,实现服务引商、服务安商、服务固商。通过采取每个领导联系企业的方式,明确责任,对招商入驻企业采取全程跟踪、一包到底的责任制服务方式,并纳入年终干部考核考评机制。
“我们对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办理证件、征地拆迁、开工建设、用工需求、生产环节、劳资纠纷等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全程掌握企业动态,做到时时有人问、事事有人管。”郭卫东如是说。
关于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郭卫东说,集聚区依托区财政投融资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土地收储中心,增强企业融资抵押能力,优先保障主导产业发展资金;同时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向银行推介重点项目,引导银行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入。
“不仅如此,我们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正在加快完善配套设施。”郭卫东深知“筑得金巢凤自来”的道理,“不仅要加快推进和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区及安置区建设,完善路、水、电、物业等相应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还要多方融资,加快推进中山学校、中山卫生院建设,并谋划好特色小镇建设,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安居条件。”
席间谈话,记者发现郭卫东对园区企业的在建进度、生产状况、近期活动等如数家珍,“我们给自己定了目标,那就是三年内晋升为全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增强集聚区对平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支撑作用。”
“下午不能陪你们参观了,园区企业鼎润科技公司准备年底前上市,我得和企业负责人去区里协调办理相关手续。”简单吃过午饭,郭卫东告诉苏州客商下午的考察将安排其他同事陪同。话毕,郭卫东起身要回办公室,临走前还不忘拜托记者,“希望你们多来这儿看看,使集聚区的优势和发展方向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求贤若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