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仁伟 刘威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电工,从职25年来从未被投诉;他是一名村支书,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他是家中的顶梁柱,却在儿子出生时仍在为村民安装用电。

他,就是信阳供电公司董家河供电所黄龙寺电工班班长杨宏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展示,彰显着他的“三面人生”。

当电工 25年未被投诉

“杨电工服务真的很好,除了电费,啥费都不收。我们用电有问题,他随叫随到。”村民樊山国说。

1992年,杨宏辉中专毕业,学的是畜牧养殖专业。那时在村民眼中,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一些老兽医治不好的牛病和猪病,他一针下去就药到病除。当年冬季,他的家乡终于通电了,但在挑选村电工时乡电管站却犯了难,想找个年轻有文化的不容易。最后,还是当村支书的父亲大义让杨宏辉挑起这副重担。聪明好学的杨宏辉跟着老师傅很快就学会了电工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

上任之初,杨宏辉最大的任务就是为每家安装室内线。那时还是村民集资办电,电工安装用电是要收施工费的。一般收费标准是每只灯泡5角钱。虽然自己也很穷,但杨宏辉没收一分钱。村民用手绢将仅有的几张纸票层层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藏在贴身的衣兜里。看到这样的场景,他怎么也不忍心收大家的钱。村民过意不去,每次看到他时,总要拉着他进屋,煮上一碗荷包蛋感谢他。这在那时的农村是待客的最高礼遇。他到最远的居户需走10千米的山路,一个来回得大半天。后来,他特意错开午饭点见大家,在工具包里备上两包方便面充饥,等过了饭点再去抄表收费。在相互体谅中,双方建立起浓浓的情意。

现在,董家河供电所黄龙寺电工班担负着4个村1160户的用电任务,维护线路仅10千伏的就有28千米之长。辖区面积达70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尤其是在冬季,在冰雪天气下,抢修异常艰难。

2004年春节期间,黄龙寺遭遇多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导线覆冰达5厘米,多处发生倒杆断线。冰雪封死进山的路,供电所的援兵难以支援。山里的抢修只能靠他们三个卧冰爬雪。当时,群众看到抢修太过艰难,特意告诉他们等天气好转后再修也不迟。杨宏辉却说:“大过年的,没个亮多不好。”

当他们抢修完最后一处断线时,已是除夕下午6时。此时年夜饭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电工钱世亮的女儿又打来电话催他回去贴春联。因他只有两个女儿,按照农村的风俗,春联只由家中男性成员来贴。而他要赶到家中还需一个小时,想想有些心酸,不禁泪流满面。

黄龙寺电工班服务的4个行政村是优质信阳毛尖的产地。随着大量电动炒茶机进入家家户户,炒茶用电是平时的4倍,且炒茶对电的依赖性很强,若中途停电,将损坏茶叶。每到茶叶炒制高峰,是杨宏辉最忙的时候。他们24小时值班,深入茶园炒房,随时排除用电障碍。而他自己的茶园则请人打理。“茶农一年的收入基本上就靠这一季,若因电的原因受损失,这个责任就大了!”

有此服务态度和行动,25年来,他没被投诉是情理之中。

当支书 当选却不知情

“杨书记很有本事,他一当支书村里就有变化!”村民谢文昆说。然而,村支书从来不是他人生规划的选项。第一次当村支书是意外,第二次当村支书则是“被逼”的。

2001年3月,在该村村委会主任选举中,3名候选人都落选。在1000多张选票中,杨宏辉竟得到900多票。村民就认定他了:“这么好的电工,绝对是个好支书!”毫不知情的他,当时并不在会场,正清理电工工具准备去检查线路时,被紧急通知到会场发表当选讲话。没任何思想准备的他,憋了好长时间也没发言。2002年6月,杨宏辉又接任村支书。

当时,居住在山上的茶农要想卖茶叶,需徒步9千米到黄龙寺村小街道上抱着卖(街道狭窄,无法摆摊)。由于客源少,成茶也只卖到每公斤50元左右。新官上任,杨宏辉也烧了三把火:一是组织大家修一条石子路,直通山上;二是建立了茶叶交易市场;三是将街道延长一倍,并扩宽。交易市场建成后,附近的4个村,还有邻近的湖北省茶农也在此交易,吸引大批客商。茶叶价格猛增。茶农收入增加了,刺激茶农扩大种植面积,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现在,春茶每公斤卖到2000元左右,还供不应求。

2004年,看到茶产业的发展走上正轨了,为了安心当好电工,专心谋划将电线架到山顶,他辞去了村支书工作。2006年,在供电公司的支持下,电线终于送到山顶。茶农终于可以用上炒茶机,摆脱了有史以来繁重的手工炒茶。

虽然没在村支两委任职,但他仍心系全村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茶叶的需求和茶乡旅游的发展,原来的石子路已满足不了需求。2011年,他开始策划将石子路改为水泥路,跑项目争取资金200万元,又协调茶山流转企业出资修路。在流转企业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他以自己茶基地作抵押,贷款450万元先行修路,每月背负5万元的利息。去年3月份,这条路正式动工,现在接近完工,解决了9个村民组交通问题。直接到茶山买茶和到茶乡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考虑到黄龙寺村的进一步发展,董家河镇党委想让杨宏辉再次出山,出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他以山区保电任务重,当电工同样可服务群众等理由多次婉拒。镇领导后来又找到他多个朋友做思想工作才做通。上午他同意参选,下午换届会就召开。众望所归,44名党员投票,他得了42票。

再次上任,他除了加紧修路、扩大茶叶市场,引进油茶加工企业外,又把目光放到“大美茶乡”建设上。该村是“信阳水缸”南湾湖水源地。无论是保护水源地还是自身发展,保护环境都是第一要务。于是他在村里修建两个公共厕所,自费建设一个垃圾分类处理场,增容垃圾箱,聘用两名保洁员随时清理河道和公共卫生,让村里变得整洁。他坚信,3年到5年,山清水秀的黄龙寺村将是旅游热点。

“我出生时家里很穷,奶奶就起了个乳名‘满仓’,梦想以后有饭吃。作为村官,我有责任让全村人的‘粮仓’都装满。”

近期,信阳供电公司正在推进农电工职业化工作,意味着杨宏辉毅然放弃了兼任村支书工作,选择做专职电工,在他热爱的电力事业中,全力做好为民服务工作。

当家长 儿子出生不在场

“可别提他了,我生儿子时,他还在为别人安装用电。”提起这事,妻子谢文琳多少有些怨言。

1994年7月9日,妻子住进村医疗室待产。平时忙碌的杨宏辉也下定决心尽量陪伴妻子。但是到17时,村民曹秋良找到他,想尽快安装用电。想到他用电心切,看到妻子暂时还未有生产的迹象,杨宏辉歉意地“征求”妻子的意见:“要不我快去快回?”

谁知这一干就到19时30分,等到他赶回医疗室时,发现儿子已甜甜地躺在妻子枕边熟睡。“这么快就生了呀!”杨宏辉有些愧疚。“要不等你回来再生?”妻子有些生气。

实际上,在妻子眼中,杨宏辉是个聪明能干、极具责任心的好男人。刚开始,她看到杨宏辉早出晚归,贴钱贴工夫也颇有微词。心地善良的她后来发现,丈夫干的都是帮人难济人困的好事,特别是听到别人人前背后夸杨宏辉,她心里也挺自豪:“男人不能老猫在家里,得有所作为,为群众办点事才有价值。”这么多年,妻子已适应了他的不顾家。

当许多人不理解杨宏辉所作所为时,他会讲父亲去世前的叮嘱。

父亲从17岁就开始在村支两委工作,直到1995年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一心一意为民服务,安守贫困。父亲走时只有55岁。父亲平时对他要求严,很少深入交流。但在去世前一天的深夜,父亲切开一个大西瓜,坐在门口等待维修电力线路的儿子回来。父亲叮嘱他两句话,一要感恩。若别人给过你一粒芝麻,你就要还别人一个西瓜。若无力还西瓜,你就永远记住欠别人一粒芝麻。二要友善待人。世上没有绝对的坏人,若不是存心害你的人,你就要友善对待,能帮就帮。

现在,当地群众对杨宏辉越来越依赖,当电视机、电冰箱等凡是涉“电”的电器出现问题,都找杨宏辉来解决。而杨宏辉也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