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乐兵

“为了圆上那个梦,我赌上了一辈子的情,历尽艰险不回头,老牛拉车劲儿不松,青丝变白发,改变不了心中的爱……”从上世纪50年代,出山店水库水利工程列入国家治淮规划到2014年11月28日,出山店水库导流明渠工程正式开工,60年的坚守,淮河两岸儿女的治淮梦艰难起步,向着梦想的地方跋涉、出发。

这是一个战天斗地的梦,是当年毛主席亲手下的动员令:“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是一个满含关爱的梦: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为了人民生活更美好。信阳,鱼米之乡,“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这片沃土当然离不开淮水的滋养,然而,当他情绪不稳时,也会瞬间变成肆虐的洪魔,有史记载,至少从公元1194年,黄河从阳武决口夺淮后的700多年间,淮河流域旱灾、水灾不断,发生的较大水灾就有420多次。“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成为其真实的写照,美丽的淮河变成了让人担惊受怕的“害河”,1950年汛期,淮河洪水又一次泛滥,灾民饿殍遍野,为人民谋幸福的新生政权不会再坐视不管,虽然百废待兴,但毛泽东一年四次批示“治淮”。 治国理政,当然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了人民生活更美好,这是共产党执政的初心。展望未来,出山店水库美不胜收:出山店水库周边几百平方公里乃至更大范围,将集防洪减灾、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经济发展为一体,成为豫南大地宜居宜业、优美和谐的绿色明珠,将给沿岸人民带来无尽的福祉和巨大的后发优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60年的治淮梦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因为天灾和历史原因,出山店水库两度停工,但治淮梦却没有停下来,改革开放以后,出山店水库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从2002年再次争取该项目的立项到批复,信阳用了12年的时间。历届领导都把争取开工兴建出山店水库作为造福老区人民、加快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来抓,终于盼来了水库淹没涉及区域——浉河、平桥两区7个乡镇(办事处)、44个行政村(居委会)的5万多乡亲翘首以盼动工迁移。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出山店水库的未来是美好的,但成功不是从天降,但凡成就一项事业,绝没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便宜,必是“踏破铁鞋”的坚韧意志。面对7个乡镇(办事处)44个行政村(居委会)库坝区永久占地98132亩,拆迁房屋面积127万平方米,搬迁人口38686人这个信阳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宏大、任务最艰巨的民生工程,怎样一块一块啃下这些“硬骨头”,攻下一座又一座堡垒?信阳市委、市政府是“蛮拼”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党政部门把水库建设的主体责任牢牢担在肩上,勇于担责,善于担责,保证了水库建设高效有序地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也是用尽了“洪荒之力”,他们冲在第一线,实物调查、移民生产生活安置、征地补偿标准、人口核查等等,使征地移民工作全市联动,形成上下一盘棋。成功不是从天降,只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勇于战胜困难和挑战,才能“幸福的花儿遍地开”。正如市委书记乔新江指出的那样:“出山店水库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是一项政治任务。目标任务已明确,我们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没有退路,务必迎难而上。”唯如此,才有了12个移民安置点中,11个开建房屋、1个准备开建房屋,已建成房屋610套、开建房屋2505套的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诚哉斯言,出山店水库的建设,就是为了让库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为圆这个梦,全市上下必须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不忘初心,发扬“马上就办”和“蛮拼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劲头,建设好出山店水库,造福信阳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