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敏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文化是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然而,当今社会上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行为失范,道德失衡,不敬畏生命,不关爱他人等负面现象。很多独生子女只知被爱,不知爱人。任性,自私,无责任感,无担当意识。留守孩子因亲情缺失,内心封闭,自卑懦弱,行为孤僻,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孝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课题组从自身校情出发,以《以“仁孝”课程培养小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为抓手,教育学生要讲仁义、懂孝道。

一、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实施“仁孝教育”

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在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渗透仁孝教育。

例如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课题主持人臧敏执教的《七颗钻石》一课中,讲述了小女孩在好不容易找到一罐水后,自己舍不得喝,留给生病的母亲,这正是很好的孝道教育教材。学完本课后,她鼓励每个学生都随父母去他们的工作岗位,体验父母一天的劳动。正是在这样的亲身经历中,学生体验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才知道父母养育自己很不容易,从而从心底里开始崇敬父母,进而决心以行动来感激和报答父母的恩情。

又如课题组成员黄云艳执教的《跪羊图》一课,通过观看演唱《跪羊图》让学生进行体验、感悟,唤醒孩子心灵的感知,让孩子知道人生短暂,先为人子女,然后为人父母,自古父母育儿,儿孝父母,这是一种人性的传递,就因为有了这种美德,才让人的一生有了温暖的感动。

课题组所在学校还通过《社交与礼仪》必修校本课程,深入推进感恩教育。

二、以少先队为主体,围绕仁孝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例如“讲孝道、比孝心”主题班队会;教师节、重阳节“尊敬师长孝敬老人”主题班会;“仁孝”主题手抄报、黑板报交流汇报; 《烛光里的妈妈》《常回家看看》《感恩的心》等歌咏比赛; “仁孝”故事选拔赛;做点家务,为家长“捶背”“倒茶”等孝心活动;“讲孝道、比孝心、树孝德”作文比赛;《弟子规》诵读、仁孝故事广播活动;“仁孝”故事选拔赛;“仁孝”作文比赛和知识竞赛;“讲孝道”主题书画比赛;感恩社区行活动等。

通过课题研究,在校园中倡导“仁孝”礼仪,使学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遵规守纪,全校上下形成了讲文明、懂礼仪、重仁孝的风气,传播了正能量,构建了和谐校园。(作者单位:信阳市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