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运

车子驶下连霍高速,向身后疾驰而去的树木渐渐显露出笔直的身姿,光是这般挺拔便值得礼赞。而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便是兰考收费站——河南首家“红色驿站”。收费站通体的一抹红,是革命的红色,是党旗的颜色,也是在提醒我们焦裕禄精神源于此地,不断发扬光大。

此次前往兰考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和穆青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采写新闻的方法,既是我们新闻宣传战线纪念建党95周年系列活动的其中一项,也是“三对照三检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

一大早,我们径赴位于黄河北的焦裕禄陵园。在焦裕禄纪念馆里,参观者时常要排起长队,所幸我们出发得早,成为当日第一批参观的团体,即便这样,纪念馆里已活跃了不少稚气未脱的少年,透过透明的展柜,孩子们同我们一起静静地瞻仰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和几百幅照片,它们全景式地展示了焦裕禄同志无数令人感动与振奋的事迹,从一把生锈的锄头到一双带着窟窿的布鞋,从一床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到一把右扶手有洞的旧藤椅,从一支不是用于写字而是用于顶住肝部止痛的自来水笔,到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焦裕禄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跑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队,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和大小河流。

随后,我们来到城关乡朱庄村头那株象征焦裕禄精神的“焦桐”前,不禁沉思。之所以要舟车劳顿地去参观一棵泡桐树,除了“观景”,更重要的是“察心”,睹物思人,见贤思齐。一棵“焦桐”,饱含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之心,而一声亲切的“焦桐”,足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扑下身子,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一棵“焦桐”,疏松度适中,不易变形,共振性极佳,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焦裕禄从群众中找到了一条既环保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昔日的“抗灾树”,今天的“摇钱树”,生动地昭示了何为科学发展。一棵“焦桐”,魏善民老人和父亲两代人义务守护,实则是在诠释一种朴素的政绩观。不朽老焦,挺立如桐!

在没来到兰考之前,我一直以为焦裕禄完全是靠种植泡桐树战胜风沙的。没想到,在兰考,除了广为人知的“焦桐”外,还有一片“焦林”。

在东坝头乡有个地方叫“下马台”,曾经是兰考最大的风口,跨度达4公里,人很难行走。当年,焦裕禄在下马台调研时看到村民魏铎彬挖来淤泥盖在沙上,可以压住母亲的坟。焦裕禄顿时有了灵感,经仔细了解后,从中总结出“造林固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才能根治风沙的危害”三条治沙经验,组织群众在此翻淤压沙,并栽上刺槐树,慢慢就固定住沙堆了。他管翻淤压沙叫“贴膏药”,把种刺槐叫作“扎针”,而此地之所以种植刺槐而不是泡桐,因为下马台曾因自然条件恶劣,是兰考最穷的地方,每当刺槐花盛开的时候,群众可以采摘槐花充饥。如今,站在“焦林”远眺,远处成片的麦浪在阳光下欢腾。

在兰考县,这个豫东历史上最缺粮的县城,焦裕禄在475天里摸清了兰考的底子,开出了除“三害”的方子。经过艰苦奋战,兰考除“三害”取得成效,并在1965年初步实现粮食自给,许多生产队还有了储备粮。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何不是焦裕禄同志一生的真实动写照呢?

行程快结束的时候,夕阳西下,那片“焦林”旺盛地进行着光合作用,大口大口地把新鲜的氧气吐向生灵,就像焦裕禄精神为我们的思想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