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童 文/图

夏至刚过,天气越来越热,人们越来越懒得出门。

6月20日,记者走到炎热的街头,很多路段都能见到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

64岁的卢心珍在平桥世纪广场当清洁工,她每天出门时都会带上半壶凉开水,有时还会放一些去火茶,她的大水壶能装1.5升,每天要回家装4次水。

“有时水喝完来不及回去,也会买矿泉水喝。”卢心珍说,“不过很少这样,也经常会有人给我送水喝。”

卢心珍从来不会喝矿泉水之外的饮料,她甚至不喝冷饮,一方面舍不得花钱,一方面喝过后更觉得热,还吃不好饭。

51岁的段立芳,负责龙江路200米路段,她每月的工资1450元。

“实际领不到这么多。”段立芳说,“检查时卫生不过关还会扣钱。”

段立芳他们以前属平桥环卫所管,去年实行市场化,属清尘环保公司管理。因为总担心卫生做得不好会被扣钱,段立芳从来不敢懈怠,她几乎没在家睡过午觉,总是午饭后收拾一下家务就又走上街头。

60岁的曹朴秀在浉河区申碑路清扫道路,她的路段有个蔬菜市场,每天11点钟是她的劳动高峰期,她必须尽快将路边的蔬菜垃圾清扫干净,不然就会散发出臭味。

“天热了,要不多大会儿一些丢弃的菜叶就会发臭。”曹朴秀说,“干的就是这活儿,就得在它发臭前扫干净。”

无论在烈日下,还是在时时光顾的阵雨下,清洁工人一样劳碌着。

曹朴秀说:“下雨也得保持街道卫生啊!对我来说,下雨前不扫干净,浸了雨水的垃圾更难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