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心恩
江淮地域,大别山是南北地理分界线。冬季天寒地冻,为抵御严寒,烧柴取暖是生活需要。但烧柴时有大量烟气,智慧的先民们发明了烧炭这一技艺。新县属大别山区,淳朴厚实的山区汉子为了生计将这一技艺传承了下来。
今年五月,我走访了新县陡山河乡白马山村汪河组、杨河组的老窑工汪心平、杨世进、汪世良三人。汪心平从16岁开始烧窑,已经烧了60载,他向我们讲述了他艰苦乐观的烧窑人生。
因为窑工生活清苦,体力消耗大,平时日子过得很苦。窑棚初一、十五敬五常老爷,纸、香摆在老门旁边,烧窑的人可以吃点肉喝点酒叫犒场,就是会餐,改善伙食。相传一位赶考的穷书生撞到窑棚犒场,看见窑工们吃肉喝酒,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掌窑的(也叫掌棚的)很大度,请他一块吃了顿饭。酒足饭饱之后,书生觉得自己读书无用,便吟诗一首:“窑烟一起万丈高,顿顿吃饭肉汤淘;苦读诗书有何用,为啥不去学烧窑?”窑工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感染了书生。
烧炭窑时有很多俗语,也是忌语——
猪肉叫大菜;猪油叫大油;豆腐叫水花子;粉条叫长条;米汤叫米熊;锅巴叫靠山;筷子叫排高;喊吃饭时打哦呵,声音传得远,山上砍窑柴的工人才能听得见;洗碗用的丝瓜络叫尿洗子;斧子叫大件;弯刀叫小件;磨刀磨斧叫煨家宜;树丫子叫财喜。
因年少时也有过烧炭窑和挑炭的短暂经历,为了将烧炭窑这项即将淡出人们视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开来,我以叙事诗的方式还原了烧炭窑的方法、步骤、技巧、传说和风俗习惯,以秉传承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