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育兵

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是美丽乡村建设应有的容颜。然而,在一些城乡接合部,有人往往将城市中产生的垃圾向乡村倾倒,亦有人将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向乡村转移。乡村,似乎成了城市的垃圾场和淘汰生产的“收容站”,城市呼吸顺畅的同时,乡村却在看不见的地方流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城乡共享的小康。乡村的小康建设,也应该是“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小康,肯定不能是垃圾堆里的富裕。因此,除了指定场所以外,乡村要对城市垃圾说“不”!城市也应有这样的自觉,要让乡村能够承担起我们的记忆。

由于城乡发展的差距,一些乡村的经济比较落后,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但更多的事实已经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是错误的,代价也是沉重的。乡村当然要发展,但发展的路不是做城市的替代品,更不是做城市淘汰经济的“收容站”。乡村要充分利用自己环境优美的优势,寻找到更适宜的发展之路,实现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共赢。切不可贪图眼前的小利益,把自己的独特优势丧失殆尽。这将是对乡村最大的伤害。

美丽乡村需要呵护,这种呵护不仅是拒绝城市污染的转移,也要做好优美环境的内在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乡村公共区域、住宅庭院清洁整治和公益卫生活动,清理乡村道路、沟渠的垃圾及粪堆、秸秆、淤泥,保持乡村的清洁卫生,也是乡村应有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