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在培训青年学员

本报记者 马童

“传统方式的就业当然重要,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5月3日,市青年网络创业孵化中心主任陈凯对记者说,“青年创业初期更需要社会关注,因为他们社会阅历不足、起点不高,也更需要帮扶。”

2014年起,陈凯开始致力于为青年群体解决网络创业过程中的技能、资金、项目、场地、网货、政策等问题。一年多的时间,发展团队成员40多人,有23人成功创业。

今年25岁的张天翼,前年大学毕业时也面临了和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一样的困境——就业难。他走进了青年网络创业孵化中心,开办了一家广告公司。

“这里免费为我提供办公室和一些办公设备,做电子商务,我连电脑都不用买。”张天翼说,“如果需要,中心还有机会支持启动资金。”

白手起家的张天翼开起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凭着辛苦运营,他很快拿下百家连锁超市门头设计的业务,他和他的小团队兴奋不已。

陈凯说:“像他这种就可以说是创业成功了。有了业务,一步步开始发展壮大,开始带动更多的人就业。重要的是他们将有能力走出网创中心的扶助,去影响和带动其他的青年创业。”

初创的公司在网创中心慢慢孵化,经营稳定孵化成型的公司就要离开网创中心,既为后来者让出位置,也为不断成长接受考验,适应正常的社会竞争。

聚鹰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网站建设、移动端APP开发和微信运营的公司,今年29岁的公司创始人杨桢,18岁从军在部队呆了八年,2013年退伍后几经择业最终走上创业的道路。

“创业难!启动资金、办公场所、技能和人才都是大问题,很多时候先就栽在这些方面。” 杨桢说,“租个标间办公一年的房租也在一万多,创业前期肯定需要业内人或者懂行的人的帮助,一起去把这个公司做起来,但是刚创业的小公司根本没有吸引力。”

入驻网创中心以后,半年多的孵化和经营,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迅速,团队也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15人,一年下来营业收入突破百万,杨桢也主动地走出了网创中心。

回忆起在网创中心的岁月,杨桢充满着感激:“这里为我提供项目、场所和人才培训,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今天能从青年创业孵化中心走出来,真的非常感激那个地方。”

今天的信阳青年网络创业孵化中心已有了“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信阳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信阳市电商协会会长单位”“信阳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信阳市青年文明号”等诸多荣誉。就在记者采访陈凯的时候,他还匆忙地要去参加第二天的颁奖座谈,2016年青年节他本人被评为“信阳市十大杰出(优秀)青年”。

陈凯说:“孵化意义上的网创中心,已形成‘政府引导、协会承办、企业运营、公益为主’的有效模式。当下的工作重心已由孵化企业向电商技能培训和人才培育转变,有了技能有了人才,青年人创业的孵化周期就大大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