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宇陪客商参观茶园 |
本报记者 刘翔
他曾经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他嫌那份工作太平淡,于是他放弃了那份轻松的工作,选择了自己创业。几年来,他用青春的朝气,创造了信阳茶界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和他的团队研发的“仙灵牌”绿茶在中国信阳茶文化节上屡获大奖,成为河南省十大名茶;2010年,他研制的“仙灵牌”信阳红一举夺得第四届中国(郑州)国际茶博会金奖、茶王两项桂冠。
这个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就是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易明宇,是“中原茶人”、罗山县优秀民营企业家、罗山县灵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罗山县周党镇茶叶协会理事长,是一个执掌着几万亩生态示范茶园的年轻“茶场地主”。他,用“德”与“诚”在这片茶山相连、风生水起的地方,演绎着茶如人生的故事。
荒坡之上植仙叶
易明宇是土生土长的罗山县周党镇人,高中毕业后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侦察部队服役,退伍后分配到罗山县公路局工作,这是一份让同乡和同龄朋友羡慕的工作。但他看到周党镇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但茶叶的种植和茶产业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其他乡镇。思维敏捷的易明宇从中嗅到了商机。于是,他辞去工作,回到家乡,流转土地,种植茶叶。他果敢地承包了该镇上万亩高岭荒山,种植茶苗,成为当时罗山县大手笔买山种茶第一人。
他多次现场勘察,跑遍了家乡大大小小的山林山场。为了达到茶园的设计要求和抢种时间,在开发茶园的日日夜夜里,他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一干就是一个多月不下山。2006年,在企业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开辟茶山期间,他曾两天两夜未合眼,在挖掘机上一站就是四天!茶苗栽种季节,阴雨连连,易明宇和工人们冒雨抢种茶苗,连饭都顾不上吃,茶园的工人们也都说 “年轻人能吃这种苦确实少见”。 历经一番寒彻骨,换得茶园扑鼻香。在易明宇的坚持不懈和苦心经营下,早期开发的8000亩有机生态茶园如今已进入盛产期,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目前,公司茶叶销售通过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仙灵”牌茶叶因品质好、价格优,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大学茶奕宝茶叶科技有限公司联营,开发生产了茶多酚、超粉茶粉、袋茶等新产品,填补了信阳乃至河南茶产业领域的空白,大大增强了信阳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茶山之间筑品质
2010年年底,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经过多番实地考察,易明宇在罗山县周党镇再挥重笔,征得周党镇路征地37亩,重建厂房,引进先进制茶设备;在县城工业园区征地30余亩新建精品加工厂,从而成为当地第一个征地投资茶产业的实干家。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为适应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易明宇严格按照有机茶园的管理标准,修剪、精耕除杂,不使用任何肥料,不打农药,使茶叶在自然界纯天然生长,在源头上确保茶叶品质更佳。在茶叶炒制上,既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又继承和发扬传统制茶工艺。炒制的茶叶外形匀整,冲泡茶叶汤清叶绿,叶底完整,茶香浓郁,回味甘甜。以质量求生存,靠诚信求发展。“一人富了不算富,共同致富才算富”,务实能干的易明宇说,致富的最终目的是肥沃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
2009年5月,易明宇发起成立了以28位茶叶种植大户为骨干的联农茶叶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之路。合作社成立后,按照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的“四统一”原则,不仅解决了茶农分散经营、茶叶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社员收入,实现了分散经营小农户与农产品大市场的有序对接。
为把利农惠民的政策落到实处,公司与合作社和浙江大学、信阳农业科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聘请浙大教授杨贤强、汪叔雄、冯丽云,信阳农专教授郭桂义为技术顾问,利用多种形式无偿为茶农在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合作社每年与社员进行分红。通过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不但提高了社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除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易明宇还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他先后出资修路,投资优化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地震灾区积极捐款,是一个有爱心的民营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