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卫东 郝健)近期,浉河区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
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4月7日,浉河区委、区政府召开了“三农”工作会议,对2015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并对2016年的重点工作作出了安排。4月8日,该区负责人参加了在浉河港镇召开的全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会议,要求“第一书记”要坚持好“五天四夜”的工作制度,真正扑下身子,沉到贫困村,全身心为贫困户办好事、实事。4月12日,浉河区召开了全区乡镇扶贫专干会议,进一步落实了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识别和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等工作。
下发文件,明确任务责任。该区区委〔2016〕32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落实<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分解相关任务的通知》,结合各单位职能职责,对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进行任务分解,并要求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要明确具体联系人,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和日常联络工作。同时,每两周要向区委、区政府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
深入基层,加强督查整改。3月28日至31日,由该区区委组织部、区农办、区农开扶贫办组成的联合督查组深入全区8个乡镇和双井办事处的49个贫困村,采取听汇报、查看档案资料和到贫困户家庭实地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五清”核查及“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督查。对督查中发现存在的《浉河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入户档案》内容填写不全、新识别贫困户公示不到位等共性问题和少数村贫困户没有确定帮扶责任人等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并下发了1号督查通报,督促整改落实。
认真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该区在深入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过程中,针对部分定点帮扶单位对脱贫攻坚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力以及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在人员调配、经费保障等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的问题,经过调研协商,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关于强化脱贫攻坚工作运行机制解决相关问题的汇报和几点建议》,得到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随即抽调人员成立了综合协调、业务指导、项目建设、检查督导4个小组,解决指挥部办公用车、办公地点和经费保障,并且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每周召开一次例会,每月组织一次交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平桥区:茶企转型带动茶农致富
本报讯(记者 刘国启 通讯员 郑旗 唐媛媛)“今年的茶叶不愁卖,我一定能带着咱们合作社1.8万茶农共同致富!”日前,佛灵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德记望着层峦耸翠的茶山,踌躇满志。
佛灵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地处平桥区陆庙办事处(筹建处),成立之初跟其他传统茶叶公司一样,只生产信阳毛尖。“绿茶不易储存运输,对水质要求苛刻,很难走出去,近年茶叶市场又不景气。”马德记告诉记者,“内忧外患”之中,公司2015年上半年处于停产状态,周边的茶农也经营惨淡。如何转型成了马德记每天思索的问题。
政府的帮助必不可少。为促进本土企业健康发展、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平桥区委、区政府就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并在陆庙办事处(筹建处)提供13500平方米土地用于其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厂房。
通过转型,该企业在产品种类上,从单一的生产传统绿茶,到研发出具有信阳茶特色、易于储存运输且价格亲民的红茶、白茶、绿茶,同时开发出茶枕等茶产品,突破销售瓶颈,为信阳茶走出去创造条件;在销售模式上,组建100余人的网络营销团队,不仅实现“手指一点,茶叶到家”,“微商城+微分销”模式让每个消费者能无门槛成为茶商。如今,佛灵山生态茶不仅走向了全国,还走向了世界。
“转型成功后,我们接到了一笔来自马来西亚的出口订单,200吨红茶、1000多万美金的订单额!”马德记自信地告诉记者:“转型成功后,每天来采购的茶商络绎不绝,我们的茶叶供不应求,今年销售额预计3亿元。”
能有这种收效,马德记觉得,用当下的网络热词形容,是实现了“逆袭”。
马德记的公司“逆袭”成功,带动的是1.8万马氏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农的共同致富。
老徐是合作社的茶农,他通过合同算了一笔账,今年鲜叶收购加上二次分红,平均每亩能增收1000元,老徐有10多亩茶园,算下来今年能多挣1万元,他说:“现在看到希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