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媒体采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主持人高桥惠子。
本报记者 王 哲 摄

本报记者 马迎春 黄宁

“想不到信阳这么美!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西河湾村的发展历程吗?”在新县西河湾,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主持人高桥惠子,拿着绘有“国际台”标志的话筒,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向该村负责人问道,其他中外记者们有的专注地在采访本上记录着,有的聚精会神地听着……

4月11日至15日,参加“治国理政新实践CRI中外记者信阳行”采访活动的中外记者们,先后奔赴浉河区、新县、罗山等地,了解和报道我市茶文化发展传承和生态文明成果,见证革命老区带给大家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

远眺茶山,绿色在眼前满溢,铺展,绵延不绝。美丽的采茶女,纤手弄巧,巧笑倩兮!

看着这等美景,中外记者们赞不绝口。只见他们纷纷拿出单反和手机不停地拍下这美丽的画面,有的拍完照片发微博、朋友圈,和远方的亲人、朋友分享信阳“美”。

4月11日,在浉河港镇文新茶叶基地和环南湾湖百里茶廊,中外记者们详细采访了信阳毛尖采制的全过程,并品尝了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茶。

“作为一个北京人,知道信阳还是因为信阳毛尖。这一次,看了茶园,品了毛尖,享受了视觉和味觉上的一次大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东北亚中心记者何宇激动地告诉记者。

在新县新林玉露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杀青,筛选分级,揉捻,搓条,烘干提香,精挑细选分装……经过十余道工序,鲜嫩的绿叶涅槃重生,飘香的春茶带着温度新鲜出炉了。

“真没想到,泡到杯子里的茶叶竟经过了这么多道工序!茶农们真了不起呀!”来自新疆的阿勒玛·波拉提惊叹道。

“信阳毛尖,名不虚传呀,以前对茶叶没啥感觉,这一次在这边品尝后,觉得真香!回去要给朋友们带一些!”蒙古国国家广播电台派驻蒙古国际广播电台的蒙语专家苏·苏龙嘎笑着告诉记者。

4月13日,中外记者们走进“美丽乡村”西河湾,一路如画的美景让人沉迷。远处巍峨的山脉高耸入云,乡间小路上的野花开得正盛,整个村子好似一幅水彩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蒙语部记者白永光边拍照边感慨道:“这里真是世外桃源呀!到处都弥漫着湿润的气息,真好!”

4月14日上午,参观完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主持人高桥惠子,现场录制起了节目,只见她拿着话筒满脸笑容地用日语不停地说着什么。翻译告诉记者,她们这一次要报道的主题是“信阳的生态环境和珍稀鸟类——朱鹮”,高桥惠子被信阳的生态震撼了,她正在呼吁听众保护自然环境。

“对自然环境如此挑剔的朱鹮,能在这里生存得如此好,可见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得有多好呀!”在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记者王洋告诉记者,“我这次报道的主题是朱鹮,在这里待了将近四天,主要观察朱鹮的生活习性,最让我震撼的是这里新鲜的空气,这在北京很难呼吸到!”

“作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信阳当之无愧呀!都说好山水润肺,以后有机会会带家人过来度假的,回去准备好好宣传信阳毛尖、信阳山水!让全世界人民都了解信阳这个美丽的城市。”王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