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宇 见习记者 袁野 图片均由通讯员 刘荣蕾 摄
无偿献血是公民在无报酬的情况下,自愿捐献自身血液的行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当病患的生命游走在生死边缘,急需匹配的血液时,每一个无偿献血者献出的血液都成了生命得以延续的“生命之源”。这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我国制定了《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14年修订),对无偿献血事业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个人、集体、省(市)和部队,依据表彰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国家设立的无偿献血奉献奖,用以奖励多次自愿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奉献奖分为金奖、银奖、铜奖。金奖的评定和表彰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红十字总会负责;银奖的评定和表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红十字会负责;铜奖的评定和表彰由各地市人民政府、红十字会负责。国家级表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我市连续六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截至目前,我市有百余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些无偿献血者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们。4月12日,记者采访了信阳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和我市部分获得金奖的无偿献血者,探寻无偿献血者的献血之路。“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献血法和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我市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予以精神奖励,并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报道他们的光荣事迹。”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健康新闻今起开设“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光荣榜,对我市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进行宣传报道。
周国顺: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家住浉河区湖东办事处湖东社区62岁的周国顺,每天都会翻阅他那厚厚一沓的献血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周国顺已经累计献血40多次。
按照国家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献血年龄的上限是60周岁。周国顺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献血定格在2014年8月。“当我得知这是最后一次献血时,心里有些失落与缺憾,这些年献血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突然间停止了,总感觉失去了什么。”周国顺对记者说。
作为信阳运输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周国顺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年轻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报纸,现在老了,还习惯看一看报纸。我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在外面走走,看看城市的变化。”周国顺说。
得知自己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时,周国顺很平静。“当初献血就是为了挽救那些急需输血的患者,能为他们尽一份力,这对于我而言很有意义。我也曾为汶川地震灾区的群众捐过钱,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些都已成为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周国顺告诉记者。
刘超:我会坚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记得第一次献血,是在我孩子出生的那年冬天。当时我在上班,看见单位旁边停着一辆献血车,很多人都在献血,我也去了。”刘超回忆道。
从1999年第一次献血,到今年年初,刘超累计献血75次、17300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14年,刘超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的爱心之旅又有了全新的内涵。钱包、手机、行李箱,乘客遗落在出租车内的物品,刘超都如数归还给了失主。“当我把乘客遗落的物品归还给他们时,他们的一句感激话,顿时让我的心里温暖起来。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要服务好乘客,更不能忘掉自己的良心。我会坚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刘超如是说。
“河南人真好!信阳人真好!”这是一对苏州夫妇的感激之言。这对夫妇来信阳办事后,乘坐刘超的出租车前往信阳火车站,准备返回苏州。下车时,男方不慎将钱包遗落在刘超的车上。一个多小时后,刘超发现一个鼓鼓的钱包落在了车上。刘超打开钱包,看见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现金,还有两张去苏州的火车票。“当时我就想起之前的那对夫妇,因为我就拉过他们去过火车站。于是,我急忙赶往火车站,跑到候车大厅,终于找到了这对夫妇,把钱包还给了他们。”刘超对记者说。
黄玉东:坚守一线岗位 不忘奉献爱心
市中心血站作为我市唯一合法的采供血机构,承担着全市临床用血供血的重任。做好无偿献血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
在市中心血站,血液的低温冷藏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环节。而要确保不间断的血液冷藏,电力供应保障至关重要。作为负责全站电力保障的一名普通职工,黄玉东已经在市中心血站电力供应保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11年。
“我记得那是2006年2月,刚来单位不久,一切都很新鲜。有一天,几个同事把我叫去献血。那是我第一次献血,献了400毫升,感觉很兴奋。”黄玉东回忆道。
十年间,在工作之余无偿献血已经成为黄玉东的习惯。作为市中心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黄玉东告诉记者,无偿献血对他的意义非常大,这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与鼓励,也是自己参与公益活动,奉献爱心最直接的体现。“为了保障电力供应全天全年不间断,我们必须做好任何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24小时,随叫随到。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把更多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放在了无偿献血上。”黄玉东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