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源

日前,和几位退休了的老伙伴们相聚,不期然聊起了老有所畏的话题。

原本,大家都在聊几位老有所为的老伙伴。说人家老赵,退休前在一个单位当头,退休后凭一手熟练的电工技术,被一家公司聘去负责线路维修,工装一穿,十足的电工派头。还有邻居钱婶,退休前是一所中专的教师,不仅书教得好,文章也写得不错。刚退休便被一家文学社团请去讲写作,不仅深受学员欢迎,还很有成就,听说有不少学员在报刊上发了文学作品。钱婶说,学员发了文章,比自己发文章还高兴……

正说得兴起,坐在一旁的周老爷子却说:“依我看,人老了,能有所为更好,没什么可为,则该老有所畏。”

何出此言?大家先是一愣,继而更热烈地议论了起来。周老爷子拿出几份报纸的法制专刊,讲了几则法制故事,让大家很有感慨。故事里,有临近退休疯狂贪污受贿的,有为老不尊猥亵幼女被关押的,有倚老卖老不顾社会公德引起公愤的,有自以为退休后进了“保险箱”而胡作妄为触犯法纪的,等等。大家觉得,这些事例发人深省。老了,自觉做到老有所畏,往往比老有所为更重要。

老有所畏,畏什么?畏法纪,畏公德,畏健康的民意民风民俗,做到别触犯,别冒犯,更别明知故犯。畏,其实不是消极的惧和怕,而是一种理性的敬畏、自律、或自觉遵循。康德有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化成我们中国老百姓的话,那就是不能欺天、不能欺心。

其实,走过人生的大半程风雨,那也只是过往。对于一个老者,也许余生“去日无多”,但那还是“未来”。为时不多的未来里,是继续书写辉煌、正直、无愧,还是被欲望、贪念所惑,“无畏”地冲击法律、道德、良知的底线,一失足致千古恨,留下可耻的败笔,全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有没有敬畏之心。

老有所畏,就是尊重法律、纪律、公德和社会良知。对于一个老党员、老干部来说,就是记住自己的公仆本色,不忘初心;就是记住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做人底线,做个正直的人。

老有所畏,就是年岁大了,也能自觉做到“不逾矩”,始终有一轮红日在胸,心态阳光,情怀远大,依然能向周围的人释放、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老有所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