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胡海峰在向记者演示如何用电脑和手机查询低保、五保网络公示信息。马 童 摄 |
本报讯(记者 刘翔 马童)“按国家规定,享受低保和五保对象要进行‘县、乡、村’三级公示。”3月22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施行‘市、县、乡、村’四级公示,市级对低保、五保对象进行的是网络公示,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从2014年年底开始探索,到2016年年初,我市低保、五保对象网络公示已成熟运作,并且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也因为施行网络公示,市民政局减少了很大工作量。
几天前,罗山县铁铺乡一个有些残疾的男青年因没有享受到低保而来到市民政局讨说法。
“这个青年有些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他明显是有劳动能力的。”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廖勇说,“他认为自己应该享受低保但没被纳入,有些不公平。”
廖勇当即打开电脑,在市民政局网站低保、五保公示平台找到这位男青年所在的村子,享受低保的人员名单全部公示在网上。
廖勇说:“我问他,哪些人不具备享受低保的条件,谁比他们条件更好而享受了低保?!”
看到公示栏里那些熟悉的人名,男青年没再说什么,他觉得同村里享受低保的都比他家困难。
市级的网络公示,相比县、乡、村的公告栏公示,将低保、五保人群的公开一下推向了全社会,人们可以轻松地进入市民政局的公示平台进行查询。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做法使低保、五保对象的知晓率由点向面扩大,关注者不再仅仅局限于低保、五保对象的生活社区,全社会都可以关注。低保和五保对象的认定与保费的发放都在阳光下进行,增加了社会认可度,也挡住了那些试图寻求不正当途径享受保障的人。”
民政局负责人认为,一些人利用各种关系为自己和身边人谋求享受低保、五保的做法很令社会诟病,随着网络公示,这些做法正变得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