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童

低头族现象

网络红包的盛行,为春节增添了感官一新的喜庆色彩,也曝露出不少问题。春节庞大的红包市场成为电商必争之地,QQ、微信、支付宝纷纷来凑热闹,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变成了“低头族”一员。今年春节期间,很多人为了抢到1分到几元不等的红包,时刻抱着手机,看到眼花,点到手麻,尽管抢到的金额小,但也乐在其中。

“除夕晚上刷了一晚上红包,才抢了十几块钱。”90后女孩张玲说。对于很多网民来说,抢红包的乐趣大多在一个“抢”字,重要的是抢红包的过程中产生的乐趣和参与其中的成就感。

家住浉河区车站办事处的小王常年在外工作,今年过年回家本来想在家多休息几天,没想到却过了个异常忙碌的春节。为了抢到更多的红包,他把手机电脑放在身边,时刻保持“一级战备状态”,他说:“几天才抢了几十块,而我发出的有两百多块,我妈都说我快疯了。”这样疯狂抢红包的场景在今年并不稀奇,甚至有的家庭一家人坐在一起抢红包,不聊天,不谈心,忽略了亲情,也扭曲了春节回家的意义。

春节是父母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奢侈”,本应家人团圆,说些知心话,但漫天飞舞的红包已经抢占了人们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以至屏蔽了亲情和友情。拿起手机,一片热闹景象,而放下手机,心里却一片寂寥,人与人之间,看似多了小屏幕上的互动,却少了现实中的交流;多了隔空的热闹,却少了面对面的关怀。

不要让“抢红包”抢走我们的年味,淡化春节的主题,更要警惕为了“抢红包”而沦为低头一族。

警惕红包骗局

猴年春节红包的彩头无疑是属于互联网的,新型骗术和网络安全漏洞也随之而来。春节期间,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钓鱼红包”,让人防不胜防,有人为此损失大量钱财。

红包陷阱大致有以下几类,一种是要求领取红包者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诈骗分子把钓鱼链接或木马病毒伪装成红包的样子,通过获得用户个人信息盗窃钱财。另外一种是要求用户扫描二维码或者点击链接下载软件,同时将木马病毒植入用户手机,控制“中招”手机,通过窃取的支付信息及支付验证码短信等内容,实现盗刷,甚至被盗刷后都不知钱已被转出。

民警提醒大家,在抢网络红包的时候要多长个心眼,不能因贪小便宜而提供任何个人信息,更不能将私人手机交由他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