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明

题记:不论身在咫尺,还是远行万里,隔山隔水,难隔家乡的味道。那是根植于心底的记忆,一有机会,便被唤起。咀嚼起来,不单是味美的享受,更兼乡情的满足。乡情乡味,如藕似丝,紧密牵连,扯不断,抛不去。而四季乡味,各有千秋。腊月,最浓的是腊味,从乡村,到城镇,从居家,到酒家,处处有影,时时飘香。来一锅,全屋香;上一盘,满桌馋;嚼一口,心舒坦;饭局未尽,心已陶醉。

腊月风景

腊月初八,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首届民俗节开幕。晨雾未散,这个豫南大别山主峰金刚台脚下的小山村,已经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县城通往村里的道路,车水马龙。村头宅旁,热闹非凡。杀猪的,宰羊的,打糍粑的,编草鞋的,炸爆米花的,卖鞭炮的,熬腊八粥的,写春联的,应有尽有。

我们参观了几家农户,房檐下、树枝间、木架上晾晒的腊肉,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在农家午餐,除了本地所产的香葱白菜、豆腐粉条、萝卜芋头外,还有一个腊肉火锅,一盘腊猪蹄。腊味上桌,满屋飘香,不仅令人食欲大增,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话题也扯到家乡腊味上来。

其实,我早就关注家乡的腊味风景了。刚入冬季,腌制腊肉就已经开始,进入腊月尤盛,到处可闻腊味飘香。从淮河岸畔,到大别山麓,从城镇,到乡村,都能看到晾晒腊肉的场景。腊味品种较多,有腊猪肉、腊羊肉、腊狗肉、腊鸡、腊鸭、腊鹅、腊兔、腊鱼、腊肠等,晾晒的景象简直是一条豫南食俗风景线。

寒冬腊月,亲朋相聚,无论到家里去排挡,还是进酒楼上饭店,都能吃到腊味。腊味火锅、腊味小炒、腊味杂炖、腊味凉拼等任你选择。

家乡的腊肉,没有杂巴味,只有本体纯香,入口清爽,咀嚼筋道,回味悠长,多吃不腻。不像有的地方的腊肉,灰不溜秋,像沾了锅灰,吃起来也是咸得闹心。也不像有的地方的腊肉,靠花椒、红油、辣椒提味。更不像有的地方的腊肉,甜不拉几的,缺乏厚重的味道。

家乡的腊肉,色亮,绝无烟熏火燎的外观;香高,一锅香满一屋;味浓,越嚼越有嚼头;易搭配,纯肉味佳,与辣萝卜、胡萝卜、山药、冬瓜、莴笋等煨炖,其味亦美。

家乡人制作腊味,不用烟熏,不加芒硝,诀窍在选肉、腌制、晾晒三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做成上品并不容易,关键是选好上等鲜肉,把握好适量放盐和腌制时间及晾晒程度。

制作腊味,是先民的智慧。在没有冰箱的年代,鲜肉保存是个问题。“三九”腊月,天寒地冻,室外等于天然冰箱。此时制作腊肉,不易变质,延长了保质期。存放数月不坏。

过去,家乡自然条件较差,生产比较落后,农民生活不富裕,平日吃不起肉,逢年过节,或者来了贵客,才舍得买肉。那时候腌制腊肉,多在腊月,杀了年猪以后。多数人家杀不起年猪,只能买一点。杀年猪的人家也不是自家吃,而卖出部分,换作钱花。

腊味飘香,飘的是年节气氛。腊味是春节的预告。民谣:“小孩小孩不要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不要闹,腊八过了就祭灶”;“祭罢灶,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腊月里的传统节日一个挨着一个。腊八喝粥,少不了腊味;祭灶上供,少不了腊味;除夕夜饭,也少不了腊味。

新年待客,没有腊肉不成席。固始人称腊肉为“腊俏”。俏,“俏巴”也,特好特棒的意思,也是当地使用频率特高的口头语。外界曾一度称固始县为“俏巴县”。

腊味飘香,飘出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农谚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夏麦秋稻,从种到收,季节不等人。又收又种的时候,连天加夜,加班加点。到了隆冬,可以喘喘气歇息歇息了,又恰逢节日,走亲戚,串朋友,成为习俗。用腊肉招待亲朋好友,既方便,又上档次。

雪日腊味

入冬两月,几乎无雪。无雪的冬天,是个遗憾。城里人盼雪,雪是冬天的一景。乡下人盼雪,雪是麦的乳汁,农谚曰:“雪是麦的被,头枕馍馍睡。”

腊月初一夜晚,雪终于来了,人在梦中,它悄悄地飘落。清早起床,推窗一看,大地茫茫,满眼洁白。天,灰蒙蒙的,树,静不摇风,雪花纷纷扬扬,落地无声。

窗外落叶乔木张开怀抱,迎着上天的使者。朝天的一面,留住了洁白。两株桂花树,深绿肥厚的叶子,捧住了更多的雪花,妆成两柄白色巨伞。

一群麻雀,在树枝上叽叽喳喳,飞上飞下。两只斑鸠,数只山鹊,还有几只长尾巴红嘴尖的鸟儿,也来凑热闹,它们的目标,盯住石榴树下那个狗食盆。而此时的狼狗“黑豹”,在门廊里拉开护食战斗的架势,随时准备扑上去,抓捕飞落的抢食者。

我走到阳台,抓两把松软的积雪,攥成雪团,用力朝树上扔去,那些杂七杂八的鸟儿,惊散逃去,细枝随着摇曳,上面的积雪刷刷下落。灵敏的“黑豹”窜到院子中央,抬头看着我,汪汪几声,似乎表示它并没偷懒,而在尽责。

家人起床,把檐下挂着的腊肉取下来,改挂在阳光房里,免得被贼雪浸湿。这几块腊肉,头天刚完成腌制的第二道工序,挂起来晾晒出风。等到半干,还需时日。此时,不怕天寒地冻,却怕雨淋雪盖。若被浸湿,容易变质。

上午,老家有个亲戚远道而来,带来了腌好的腊肉。他家的老奶奶腌制腊肉可谓一绝,特别是腊鹅、腊鸡、腊鸭,色形味都令人百吃不厌。每年,他都要捎几样过来。

午餐请两朋友作陪,一火锅腊肉,几碟配菜,几人围坐,开一瓶老酒,边吃边喝边聊。锅中冒着泡儿,咕咕作响,水气蒸腾。窗户玻璃被雾气笼罩,像磨砂了一样。面红耳热之际,开窗看雪,雪花趁机钻进屋来。腊味则趁机逃向窗外。

酒逢知己千杯少。赏雪、饮酒、品茶、拉家常,你一言,我一语。随后,山南海北,东邻西舍,古往今来,是非曲直,惬意憾事,无拘无束。

过了半生的人,已经深谙什么是幸福。常见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不顺眼,那看不惯,人云亦云,缺乏主见。殊不知,大到社会,中到群体,小到家庭,各有各的难处,都不容易。社会和谐,贵在理解。

而公民也有个责任感的问题。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人人想着自己,忽略了社会责任,那么,这个社会就会乱套,就难以收拾。

社会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生也不可能事事顺意。一生能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局势和平,社会和谐,群众和气,家庭和睦,十分难得。

小聚接近尾声,话题转到现实。有人说,人生既要活得值得,又要活得知足。人生不奋斗,不创造价值,有什么意义?但是,生活上不宜攀比。像今日雪天,朋友能够小聚,叙叙家常,品品腊味,轻松欢畅,就是幸福。

幸福的感觉,今天,似乎飘在腊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