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浩 通讯员 李鹏)新春时节,放眼淮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繁华热闹的购物超市,尽显时尚、大气;沿淮十里的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日新月异;西湖喷泉广场、淮河公园等园林绿化工程相继建成……随着城市绿量和城市能级的提升,清新靓丽的淮滨,人居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近年来,淮滨县城市建设像一幅不断延伸的美丽画卷,实现了从“老城蜗居”向“北岗开发区”的精彩跨越,成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

5年前,一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会战在淮河之畔的淮滨全面铺开。5年来,该县先后累计实施了2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北扩西拓,南进东联”的城区发展布局,全县城市框架由2011年的17.6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44.9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也从13.8平方公里增至24平方公里,城区常驻人口13.55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6.06%,增速居全市前列。

几年前,淮滨老城区街道狭窄、拥挤不堪,特别是上下班高峰、学生上学放学时段、重大节假日期间,堵车又堵心。淮滨县把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列入县“双十工程”,按照“社区组织引导,受益群众参与,部门配合指导,政府以奖代补”的原则,积极鼓励受益群众参与城市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改造背街小巷28条,居民出行难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一条路激活一方水土,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淮滨县“十路建设”工程全部胜利竣工通车,改变了城市面貌,拓展了城市空间,奠定了城市发展格局。淮滨花园一期、二期、三期,天府名都、世纪佳苑、文博苑等一批地产相继建成,使居民的居住水平显著提升。

如今,走进淮滨乡村,整洁的村容和优美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淮滨县建立PM2.5空气自动监测站,强化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联防联控,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推进“蓝天”工程。与县公安、县工商、县城管等部门的协同监管,全面整治噪声扰民,推进“宁静”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农村环保新模式,让乡村美丽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