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本报再次启动“新春走基层”活动,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这是近年来本报记者走基层活动的延续,也是本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化。

我们深知,走进基层,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走进基层,才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进基层,才能采写到鲜活生动的新闻作品;走进基层,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新闻在纸上,我们在路上。我们将进工厂、入社区、访群众、探农家,把版面留给普通群众,用镜头聚焦平凡人生,用笔记录下城乡的可喜变化,用心去体味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

我们期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记者新春走基层,能推出一批来自一线的新鲜生动的报道,引起广泛共鸣,受到群众欢迎。

本报记者 刘翔 马童

2月3日一大早,记者一行来到平桥区郝堂村采访,见到村委会门前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是村里近300位老人在这里等着春节前分红。

给老人分红的是郝堂村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社。信阳凯信实业有限公司也赶来奉献爱心,为每位老人准备了一桶食用油、一袋面粉。

“领了分红好过年啊!”郝堂村66岁的村民黄承家说。

自从2013年交了2000元入社,黄承家已参加了三次这样的分红。他的邻居罗植伟去年满60周岁,也交了2000元入社,今年也能分红了。

“今年每人500元,前些年都是800元。”罗植伟说,“不过我们都理解,2000元放银行里一年下来利息也就几十块钱。”

郝堂村村支书胡静想的都是大账:2015年度互助社共有资金316万元,经营收入33万元,拿出26万元分红,剩下的计入下年度投资。除了说清楚这些账目,她还反复向老人们解释分红减少的原因,利率下降是一方面,早期发起成立互助社的资金也到了分红的年份。更重要的是 ,为了资金安全必须选择稳健保守的投资。

向互助社贷款甚至比向银行贷款还麻烦,除了各类个人征信和抵押要求,还必须有两位以上参加互助社的老人担保。

村民黄启军2015年盖新房开农家乐,选择了向互助社借款。

“主要想为村里做些贡献,借了30000元,一年时间付了4500元利息。”黄启军说,“这些钱基本都用来村里老人养老,钱都花在村里,值!。”

“必须保证资金安全。”胡静说,“我们会谨慎地开展多种投资,争取让老人们的红包一年比一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