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6日,信阳市政府召开全市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对未来五年的环保工作进行部署。

“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强化信阳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区域布局、建设魅力信阳的重要抓手,在深化污染减排、推进污染防治、强化环境执法、创新环保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环境保护服务经济、优化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上级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环境工程全面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撑。“十二五”末,我市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单位工业增加值 COD 排放量下降达5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信阳的环境保护工作多次受到国家和省里的表彰,“十二五”期间,我市相继获得了“全国最佳环保示范城市”、“中国节能减排示范城市”、“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2015创建生态文明标杆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均与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息息相关。

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大气污染防治不断强化。我市自实施蓝天工程以来,成立了以乔新江市长为指挥长、有关副市长为副指挥长的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精心制定了《信阳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信阳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6个具体工作方案等一整套政策措施。截至目前,根据市交警支队提供的数据,全市共淘汰黄标车4万余辆,共拆改燃煤锅炉100余台,共拆改加油站346座,改造油罐车25辆、储油库4座。“十二五”期间,我市持续开展了平桥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平桥区106家珍珠岩加工企业进行了除尘治理,对2家污染严重、无环保手续的珍珠岩加工企业采取了强制停电措施,推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水污染防治不断深化。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和2015年度政府目标建设进度的通知》,要求各辖区政府负总责,主管部门牵头,责任单位、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按时完成水污染防治项目工程建设。持续深化南湾湖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2012年年初,南湾湖被纳入“国家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得到中央资金的大力扶持。为实施好该项目,我市出台了《南湾湖5年总体实施方案》和《南湾湖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2013年,我市累计裁减南湾湖上游生猪15.6万头,搬迁养殖户756户,拆除猪舍面积近50万平方米。每年会同市纪检监察、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在南湾饮用水源地多次开展“禁餐禁泳”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多措并举,南湾湖及部分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部分生态破坏区或生态脆弱区得到一定修复,湖泊流域主要污染物不断削减,长效保护机制进一步健全,确保了广大市民的饮水安全。

——土壤污染防治效果明显。据国家污染源普查情况,我市土壤环境质量基本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但过量的农药、化肥施用造成的污染隐患风险在不断增加。自2011年以来,该局对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生产等行业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查处涉土壤环境违法违规行为14起,其中移交立案处罚2起,实施挂牌督办2家,依法取缔、关闭8家,实施限期治理2家。我市2家主要涉铅企业罗山云龙电源有限公司、平桥长信蓄电池制造有限公司共投资约3000万元进行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后每年定期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厂区周围的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截至2014年年底,环保部认定我市减排项目158个,认定化学需氧量减排量10160吨、氨氮1180吨、二氧化硫11772吨、氮氧化物12693吨,比“十一五”末削减化学需氧量5000吨、氨氮800吨、二氧化硫2100吨、氮氧化物8400吨。我市2015年减排量正在组织上报,预计能够完成“十二五”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总量预算管理。“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对953个环评项目总量指标全部进行了网上核准和备案,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增量。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减排措施。推进工程减排。“十二五”期间,共完成华豫电厂1-4号机组脱硝工程、信钢1-4号烧结机脱硫工程等28个目标责任书减排项目。

三是加强监管减排和结构减排。“十二五”期间,关闭淘汰了效益差、污染大的潢川天利化工6万吨合成氨生产线和1家小造纸厂,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

农村环境保护不断深化

——扎实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市共争取中央资金5110万元,地方配套5110万元,实施农村连片综合整治项目66个,为67个乡镇、104个行政村建设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村环境。

——持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2011年以来,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9个、省级生态县2个、省级生态乡镇32个、省级生态村114个、市级生态村784个,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淮滨县的生态县建设规划已通过省环保厅评审,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淮河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4项成果、11项产出均已完成,一系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适应性管理措施发挥了良好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2014年,我市相继召开项目终期评估筹备会、汇报会、反馈会及项目工作总结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组织国内、外评估专家对淮河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进行了终期评估,评估专家非常认可淮河源项目取得的成果,对淮河源项目的执行情况给出“满意”的结论。

环境执法监管日益严格

——执法监管更加严格。“十二五”以来,在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中,全市累计出动26000余人次,车辆8000余台次,对1000余家企业、10个自然保护区、1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检查,共发现并纠正各类环境违法行为600余起,关闭企业1092家,市本级立案查处180余起,下达行政处罚金额840余万元,挂牌督办12起,列入环保“黑名单”7起,并坚决取缔了南湾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家饭庄80余家,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对沿湖180余家养猪场进行集中整治,否决了在保护区内及水库上游投资额达数亿元的环境隐患项目。

——信访查处更加有力。“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受理群众环境信访投诉1629件,办结率达到100%,近年来,我市环境信访工作多次受到省环保厅通报表彰。

——强化环境风险排查及应急处置更加有效。“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开展防范性环境监察,加强重点区域、行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及风险排查,督促企业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并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活动,保障全市的环境安全。

环境宣教工作更加深入

——不断加强媒体宣传。“十二五”以来,在各级刊物发表各类环境宣传文章900余篇,其中中央级30余篇、省级170余篇,特别是2014年3月17日《中国环境报》专版刊登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让豫南明珠更璀璨》一文,深入报道我市南湾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绩;在电视台累计播发新闻200余条。

——深入开展社会化宣传。“十二五”以来,每年在“6·5”世界环境日前后,联合农工党、九三学社信阳市委办公室、信阳市中级法院等单位,隆重举行大型宣传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大接访、中小学生给企业写封信、公众环保体验日、环保科普咨询、环保法律法规及诉讼案件咨询、少儿环保书画比赛、网络环保知识竞赛等10余项社会化宣传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近年来,我市还扎实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鼓励和动员广大企业、学校、社区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创建一批绿色单位,不断提升辖区绿色单位的数量和质量,从不同层面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使绿色环保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省、市级绿色学校42所、绿色企业13家、绿色社区2个。

我市环保工作虽然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和环保能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今后继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瞻望“十三五”,我们充满信心,更下定决心,与全市人民一道,齐心协力,乘势而上,为打造天蓝、水净、地绿的美好宜居家园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