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成就教育,教育更需要爱。教师的爱更多地流淌在平凡的日子里。作为教师的我深刻感悟到:教师的爱更多的是一份责任,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作为一名教师,要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每天做的就是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有的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山中不断延伸”。有人说教师的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也有人说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写照。只要你能够发现、挖掘教育职业中的那种美,你就会每天都有动力,你就会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美丽花朵。为了培育这些美丽的花朵,作为园丁的教师就必须孜孜以求,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一、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但“严”是有标准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爱学生就要做好示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对学生负责。

四、爱学生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爱他们就要走近他们,千方百计地让他们的闪光点发光,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还应多一份理解和信任。“问题学生”也是可以转化的,他们同样渴望进步。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当他们进步了、笑了,我就无比高兴,因为他们需要爱,需要尊重,我做到了!

教师的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无可取代的力量。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奉献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只有用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所以,给学生足够的爱,用爱方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教育事业。

(作者单位:信阳市平桥区甘岸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