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峰
笔者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议论:“某某老师,一点都不注意形象,看起来不像教师……”可见,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应该是文明和高尚的象征。所以,无论校内校外,教师都必须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要有“老师样儿”。 那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注重哪些形象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语言形象。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基本工具。人们靠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文明的语言树立文明的形象,幽默的语言树立幽默的形象,虚伪的语言树立虚伪的形象。
外在形象。教师应是社会公德的模范遵守者,不可有“夫子气”,更不可失了文雅的风度,应力避粗俗、粗野。诸如在公共场合应不吸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这些教师都要自觉做到。教师还要拘小节,举手投足要落落大方、文质彬彬,给公众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
道德形象。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乐于奉献、公正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要求。奉献是教师职业使命的具体体现。没有奉献精神就会失去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纯洁性。公正就是“公平”“正义”“合理”。没有公正的教育将使学生的心灵失去平衡,教育过程则失去“善”的价值。
文化形象。教师形象的核心就是文化形象。文化资源的丰富,知识的迅猛发展和老化,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大众传媒的发展,学生也成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要求教师给学生的文化展示与交流提供时间和机会。
人格形象。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等。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理想的教师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