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GDP增速放缓,9月份公布CPI指数同比也出现回落。而反观股市,在10月份之后,大盘迅速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不少个股股价距离股灾之后的最低点出现了翻倍行情,特立A涨幅更是超过600%!
尤其是近期央行宣布双降,这足以证明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仍大,而货币政策还将继续维持宽松格局。这个时候究竟应该怎么配置手上的资产,让我们重温一下最经典的美林投资时钟理论。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按照经济增长与通胀的不同搭配,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1.“经济上行,通胀下行”构成复苏阶段:此阶段由于股票对经济的弹性更大,其相对债券和现金具备明显超额收益。
2.“经济上行,通胀上行”构成过热阶段:在此阶段,通胀上升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可能出台的加息政策降低了债券的吸引力,股票的配置价值相对较强,而商品则将明显走牛。
3.“经济下行,通胀上行”构成滞胀阶段:在滞胀阶段,现金收益率提高,持有现金最明智,经济下行对企业盈利的冲击将对股票构成负面影响,债券相对股票的收益率提高。
4.“经济下行,通胀下行”构成衰退阶段:在衰退阶段,通胀压力下降,货币政策趋松,债券表现最突出,但随着经济即将见底的预期逐步形成,股票的吸引力逐步增强。 (宋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