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秀丽的黑龙潭村。周以丽 摄 |
编者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我市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创新理念,真抓实干,呈现出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人文魅力有力彰显、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喜人局面。鉴于此,本报推出“走美丽乡村,看生态信阳,信阳百家美丽乡村纪行”专栏,今日,就从浉河区浉河港镇开始,与您一起品读“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乡土情怀,领略全市美丽乡村的建设硕果。
本报记者 郭靖
一排排树木郁郁葱葱,一条条道路整洁干净,一簇簇鲜花纵情绽放,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金秋时节,到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的农村走走看看,你会惊喜地发现,一座座美丽如画的乡村正破茧化蝶、应运而生。
近年来,浉河港镇坚持做优生态、做美乡村,以打造“富裕、宜居、幸福、文明”的大美茶乡为目标,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路径,顶层设计、统筹施力,深入有序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规划建设靓村庄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当下该镇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美丽乡村。
为积极响应浉河区“三大平台”建设的号召,该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了具有茶乡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
同时聘请设计师对文新三园进行规划,已完成初稿设计;邀请北京九鼎辉煌公司和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分别对冇人山旅游和鲲鹏毛尖村项目进行了设计规划,已初步论证;协调市规划局无偿对郝家冲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目前,该项目已顺利通过省财政厅评审,近期即将实施。通过采取这些方式,该镇为美丽乡村建设制定了目标,规划了蓝图。
示范引领出亮点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该镇注重因地制宜、培育典型、试点先行,按照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十有十无”标准,先后对龙潭村、马家畈村进行了试点打造。
在马家畈村建设过程中,该镇注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便民服务相结合,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马家畈茶叶交易市场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新建便民健身广场并治理河道,改造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宣传墙500平方米,使该村周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便民亲民服务得到进一步体现。
为建设龙潭村,该镇注重社区服务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投入资金50余万元,对龙潭河道进行治理,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建。同时,村规民约、便民服务、环境卫生和评比等宣传栏相继上墙,建立了定点摇铃清运垃圾、定期评选“好儿媳、好婆婆”等长效机制,使龙潭村村民自治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通过对龙潭村、马家畈村的试点先行,促使全镇18个村(居)全部行动起来,主动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自觉挖掘各村亮点,在全镇形成了一个“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长效机制聚合力
为更好地服务美丽乡村建设,该镇建立健全了各种长效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驾护航。
建立便民服务机制。该镇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各村党群服务中心重新进行改造,特别是对沿环湖路各村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改造,配套各种办公设施,制定完善规章制度,要求每天至少一名村干部在服务中心上班,方便群众前来办事。
建立卫生保洁投入机制。该镇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资金30余万元,用于保洁员的工资待遇。龙潭村实行村民自治管理,集镇居民每户每年缴纳卫生保洁费100元,聘请3名清洁工定时摇铃收集垃圾,获得居民点“赞”。目前,全镇配有保洁员20余人,配备垃圾清运车15辆,基本上实现村村都有保洁员,村村都有清运工。
建立环境卫生评比机制。率先在龙潭村、马家畈村建立卫生评比机制,聘请老党员、老干部担任义务卫生监督员,对辖区居民门前“五包”情况进行监督评比,评比结果进行张榜公示,既提高了群众的自觉保洁意识,也使居民门前卫生环境大为改观。
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该镇成立10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镇机关志愿者服务队到辖区河道、黑龙潭、白龙潭、红色四望山地标广场等旅游景点打扫卫生、清理河道垃圾;组织医疗卫生服务队到镇敬老院、社区为老人们免费体检。
产业支撑富村民
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该镇不断发展壮大茶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实现了镇因茶而兴、村因茶而荣、民因茶而富。
大力打造“国茶名镇”、“中华好茶”的品牌。积极争取农业部信阳毛尖原产地论证,加大企业QS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力度,提高浉河港茶叶品牌。目前,鲲鹏茶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德茗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茶企已成功取得QS质量安全体系认证。
进一步推广生态防控技术。在环湖路龙潭、马家畈、郝家冲等村继续推广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今年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0盏、杀虫板30万片、杀虫瓶3万个、性引诱剂30万条,新增有效防控茶园面积8000余亩,使茶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茶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开展了多层次茶事活动。通过中融集团引进推介,该镇分两批共组织150余名民营企业家及外企、外商负责人到该镇开展品茶、购茶活动,尤其是邀请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曾仕强到白庙、大田开展茶事活动,向境内外进一步宣传浉河港的好茶叶,进一步提高了浉河港茶对外影响力和销售量。
积极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充分利用电商物流开展网络售茶,信阳赶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桃园、街镇、郝家冲、龙潭、马家畈等村设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圆通、申通、韵达等6家快递公司在该镇“安营扎寨”,生意火爆;何景明茶叶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网络销售平台,清明节前后在京东商城单日销售额突破2万元,一举夺得信阳毛尖系列产品在京东商城销售平台单日销量第一名。
如今,该镇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田野正绿,家园正美,浉河港大地正焕发着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