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李浩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小官”任性起来对社会危害更甚。

如何让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有人纠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走街串巷,进百姓门,听群众呼声,通过广泛的排查,筛选出群众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集中进行专项整治。

为严防教育乱收费“隐形”回潮,市纪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组长郑承华向记者介绍:“今年,市教育局纪检组在教育乱收费专项治理中,发现教育乱收费920多万元,责令全部退还学生,责任追究76人,约谈150多人。”

低保不是“唐僧肉”,浉河区、新县、息县等县区陆续行动起来,对“假低保”真问责。截至目前,浉河区对农村低保资金、危房改造资金违规发放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已追缴资金106930元,正在追缴资金78696元;新县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1308人,其中清理村干部近亲属违规享受低保67人;息县共取消城乡低保、五保244人,核销优抚对象2110人,追缴违规发放资金27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5人。

“坐在家里,支书就来给俺办低保,我给支书点个赞。”息县曹黄林镇冯庄村村民李秀荣高兴地说。

管好群众的“钱袋子”,涉农“杂费”的来龙去脉必须要弄清楚。光山县纪委排查锁定农村危房改造、农作物良种补贴这两个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查出良种补贴问题486例,违规资金138万元,农村危房改造问题256例,违规资金194万元。截至今年7月底,新县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已排查涉农乱收费方面的问题线索67例,对10人给予党纪处分,已退还或收缴违纪违规资金52.9万元。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共排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210个,市县两级共排查4类46个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27件,党政纪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03人,纠正违规资金3200多万元。”市纪委党风政风室主任吴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