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鸡 陈兰州
1941年秋,父亲在延安白家坪的边区政府卫生处门诊部工作了一段日子后,被调到鲁艺医务所工作。
鲁迅艺术文学院是我党为纪念鲁迅先生,由毛主席、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人共同倡议发起,于1938年4月在延安成立的一所革命文艺学校。院长周扬,秘书长宋侃夫,设有4个系,文学系主任何其芳,戏剧系主任张庚,音乐系主任先是冼星海、后是吕骥,美术系主任蔡若虹。
受我党抗日政策的影响,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历经艰险来到延安。 在那个年代,鲁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
1942年5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著名的文艺座谈会。父亲所在的鲁艺有很多教师到杨家岭参加了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上毛主席发出了文艺工作者到工农兵中去的号召。不久,学校开会传达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父亲讲,传达毛主席的讲话是在鲁艺的操场上,周扬院长,秘书长宋侃夫都讲了话(宋侃夫原在红四方面军搞无线电工作)。会后,鲁艺的很多师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出小鲁艺,创作和演出了很多反映现实革命斗争生活的文艺作品,像秧歌剧兄妹开荒(王大化、李波、路由编剧,安波作曲)上演后在延安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父亲讲演哥哥的是王大化同志,他不是陕北人,为让延安的老百姓听得懂,他还特意学习模仿陕北的地方方言,演妹妹的是李波同志。每次演出,老百姓、干部、战士都围得满满的,鼓掌叫好。
父亲讲,周恩来和邓大姐来过鲁艺好多次,每次一来,鲁艺校园就沸腾了,师生们争相前去问好,围住不走。周副主席和邓大姐没有一点儿架子,那种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水乳相融的场景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鲁艺有一架钢琴是周副主席从重庆带回来的,李焕之会弹,父亲常听他弹。白毛女的故事是晋察冀边区的同志回延安时带回来的,经文学系贺敬之等人改编成了歌剧。白毛女排练时,演出就在学校教堂边的操场上,不光学校的老师、学生和工作人员看,就连附近桥儿沟的不少老乡也过来看。周副主席曾经多次看排练,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周副主席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剧组综合大家的意见,对剧本又进行了反复改进,演得越来越好。扮演黄世仁的是陈强,父亲看了白毛女后对陈强说,我恨不得揍你。白毛女的问世在解放区引起了巨大反响,听说在一个地方演出时还发生台下的战士差点向演员开枪的事情,为此以后部队看白毛女时还专门作了规定,以免误伤。
结识刘炽。父亲常把炽念成织,刘炽是陕西人,父亲是河南人,因父亲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过,所以刘炽和我父亲认了老乡。父亲讲刘炽的笛子吹得很好,还会跳苏联水兵舞,每次刘炽去医院,老远就“老乡,老乡”地喊起来。一次,刘炽来到医院,见父亲正在门诊部上班,进屋时他看到一把挂面,是父亲值班时夜班饭。刘炽说:“老乡,我下了。”于是就找来锅,放在炭火上把挂面下了。抗日战争胜利后,鲁艺调往东北,刘炽原准备留下的,因他是当地人,听说他一直去找领导反映,直到找到了周副主席,回到学校逢人便讲,周副主席同意我去东北了。1998年10月的一天,父亲拿着报纸沉痛地说:“刘炽去世了,我俩非常熟,他是我在延安时期的战友。”
在延安工作期间,鲁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父亲也学会了用纺车纺线,同广大师生一起上山开荒、种菜。父亲将西红柿叫洋柿子,马铃薯叫山药蛋。他说,栽的时候把山药蛋切开,留着芽,把芽朝上埋入土里,然后浇上水就行了。1944年9月,经张开贤、李兴中介绍,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开贤是四川人,老红军,原来也在医院当护士,以后药房缺人,又调到药房当司药。父亲在鲁艺医院先当护士,以后又当护士长。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了,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整个延安城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人们敲锣打鼓,欢庆这一伟大的胜利。而蒋介石却处处加以限制,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原地驻防,不准接受日军投降。为此,党中央、毛主席针锋相对,为使浴血奋战八年的胜利果实不落入敌手,发布了向东北进军的命令。鲁艺几乎全班人马都开往了东北,医院大部分人在院长朱剑鸣带领下也走了。这时在延安的中国医科大学大部分师生也调往东北,留下来一小部分和鲁艺医院留下的人合并成立了西北医药专门学校,父亲因申请学习而留下,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