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虞静 钱洪波 聂建武)“道德模范刚评选,典型就在我们身边。身边人亲示范,可敬可学促发展……”近日,在新县千斤乡文化广场上,四名活力四射的高中生伴着清脆的快板声礼赞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这一场景是该县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一个侧影。近年来,该县通过不断挖掘凡人善举,树立道德典范,加强宣传引导,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崇敬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
道德模范是社会风尚的引导者。今年以来,该县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寻找身边好人,挖掘身边好事。精心组织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红色文物义务保护员张爱华、新县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胡武堂等20名先进典型入选第二届道德模范。积极推荐许光、张爱华等一批先进典型参与全国、省、市道德模范评选,其中“将门布衣 红色传人”许光入选全国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积极开展“信阳市文明市民”评选,李本丽、曾游等10人被评为“信阳市文明市民”。扎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先后向中央文明网“好人365”专栏推荐先进典型20余位。广泛开展“美德少年”“红城好少年”评选,评选表彰红城好少年42名,1人获市“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而今,许光、张爱华等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已传遍红城大街小巷,在模范精神的感召下,志愿服务、捐资助学蔚然成风,道德模范的力量正不断凝聚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