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世军 通讯员 何梦琳)连日来,罗山县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未雨绸缪,狠抓秸秆禁烧工作。
该县从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入手,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禁烧责任书,明确乡党委书记、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把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全民防控与重点清查相结合,建立重奖重罚、疏堵结合、部门联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成立专项督导组,实行日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严查重处。
该县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科学引导县农机部门制定农机管理及奖补政策,制定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标准、收割机械准入制度,要求所有在罗山县范围内作业的收割机械均应配备秸秆粉碎或打捆设备,同时与农机手签订控茬、粉碎、打捆协议书,达不到要求的禁止在本县区域内作业,农户还可据此拒付收割款。9月上旬,该县农机局在子路镇召开了秸秆还田机收现场观摩会,产粮大户陈贵权告诉记者:“以前,农村有耕牛,稻草可喂牛,可生火做饭,现在耕牛变‘铁牛’了,做饭有煤气,用不上啦。农民要种麦,秸秆没法处理,这也是农村的实际情况。收割机加装了粉碎还田设备,想还田备肥也行,想打包做成饲料也中,对于种田大户,政府还有3000元到10000元的专项补贴,焚烧秸秆污染空气危害大,我坚决响应政府号召,承诺绝不烧了!”
潢川:消除安全隐患备战“三秋”
本报讯(邬盛)“你们不来,这机器真难修好!”9月14日,在潢川县魏岗乡双耕农机专业合作社院内,技术人员正在帮助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进行检修。
“三秋”临近,该县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组成“三秋”生产便民服务队,深入全县22个乡镇,开展“送技术、送维修、送政策”便民服务活动,消除农机安全隐患,为“三秋”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切实搞好“三秋”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县坚持抓早、抓好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组织农技、农机、供销社等涉农部门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三秋”生产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机手检修调试、维护保养农机具,并通过举办“田间课堂”、发放科技宣传单等形式,向群众讲解水稻收割、小麦播种配方施肥等技术知识,为群众释疑解难。同时,为确保作业安全,该县对农机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对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教育,确保“三秋”生产安全。截至目前,该县“三秋”生产科技服务队已举办“三秋”技术知识培训班3期,发放“三秋”宣传单1.5万多份,提供“三秋”服务信息50多条,检修各类农具5000余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