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李浩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批“老虎”落马,老百姓拍手叫好。不过,对身边的“苍蝇”,老百姓也深恶痛绝。5月18日,新县纪委成立巡察组,就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进行专项巡察。日前,记者就巡察工作开展情况采访了新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袁钢。
“开展巡察工作主要是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党风政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袁钢一语道出开展巡察工作的初衷。“在基层,‘两个责任’的传导还不到底,责任压力的传导有逐级递减的现象。制度的笼子构建得不密实。在一些乡村,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农村‘三资’管理、惠民资金管理等制度挂了空挡,让少数基层干部钻了空子。案件查处震慑不够有力。教育管理抓得不够有力有效。有的基层干部分不清‘红灯’、‘绿灯’,无知无畏,不知不觉地犯错,甚至违纪违法。”
“基层群众总是在说‘老虎’离我们太远、‘苍蝇’每天扑面。去年以来,新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228件,涉及乡村基层干部123人次,占信访总量的54.3%;其中反映基层干部截留挪用贪污克扣惠民资金等问题98件,占农村基层信访量的79.6%。这些违纪违法问题严重损害了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开展巡察工作,就是要下大力气整治和匡正基层党风政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袁钢说。
“开展巡察工作,我们主要是做到了五个到位。”袁钢介绍道,“组织机构到位。5月12日,县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临时组建了‘一办、三组’,即县委巡察办和3个巡察组。制度建设到位。制定了《中共新县县委关于建立县委巡察制度的意见》《中共新县县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新县村级巡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巡察工作流程》《问题线索管理办法》《巡察工作纪律》,为开展巡察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方法措施到位。在巡察准备阶段,做好‘功课’,巡察办及3个巡察组采取函询、约谈等方式,收集了解信息,并进行梳理。在巡察了解阶段,做到四个必谈,即被巡察乡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必谈,近年来退休退职干部必谈,重大项目的参与者和知情人必谈,关键岗位上的人员必谈。在巡察实施阶段,多措并举,综合运用查账、约谈、暗访、入户调查等形式,力求发现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层次问题。整改纠正到位。县委3个巡察组共发现问题线索22起,已移交县纪委重点关注18起,移交组织部门重点关注4起,向被巡察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移交人访信访事项59件,目前有42件已得到妥善解决,并向被巡察单位干部群众作了反馈。针对巡察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我们及时责成相关部门在全县开展了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专项治理以及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截至目前,已纠正涉农乱收费148万元,医疗行业上缴红包礼金20.5万元,清退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人员1308人(其中村干部近亲属67人),受理群众举报21起,查办违纪案件13起,给予党政纪处分14人,移交司法机关1人。建章立制到位。针对巡察中发现的乡村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惠民资金和乱收费等共性问题,我们召集涉农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农村惠民补助资金管理的意见》《农村收费‘五禁止、十不准’规定》等制度。”
“今后我们还要加大巡察工作力度,确保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单位在每届任期内,整体巡察一遍,村级巡察确保每届任期内每个乡镇至少巡察1/3以上的村。还有就是重点推动巡察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针对每轮巡察中发现的基层单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落实建议,真正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防止基层干部违纪违规及‘四风’问题纠而复生。”袁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