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殷 英

6月3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一名护士因住院病房安排问题被殴打;同日,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民医院一名内科医生在参与抢救一位老年重症患者后,遭到患者家属追打。

6月5日,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刘医生因制止患者插队,左眼球被打破裂。

6月7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名值班护士被一名陌生男子用菜刀砍成重伤。

6月16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一名男医生在电梯口被一名鼻咽癌患者泼汽油大面积烧伤。

……

近期,暴力伤医事件高频度发生,再次刺痛了社会的敏感神经,把医患关系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医院本应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却频频成为“犯罪现场”,“暴力伤医”缘何频发?原本因解除病痛而走到一起的医患双方,为何以更大的伤害来收场?在严惩施暴者之后,还有哪些深层次问题需要反思?本期,记者收集了一些典型的暴力伤医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案例一:浙江温岭杀医案

2012年3月18日至3月26日,连恩青在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鼻部手术治疗。因感到术后效果不佳,连恩青多次到医院投诉,并多次到其他医院就医,但均无进展。

2013年10月25日上午8时20分许,连恩青携带事先准备的凶器来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医护人员行凶,致1死2伤。经司法鉴定,连恩青作案时意识清晰,作案动机现实,辨认和控制能力存在,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2014年1月27日,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连恩青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连恩青不服,上诉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4年4月1日下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温岭“10·25”杀医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驳回被告人连恩青的上诉,维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连恩青的死刑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5年5月26日,最高法通报,浙江温岭杀医案凶手连恩青已于5月25日被执行死刑。最高法还介绍,201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犯罪案件155件。

案例二:黑龙江哈医大杀医案

2012年3月23日9时许,李梦南与其祖父李禄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五号楼五楼风湿免疫科治疗李梦南所患强直性脊柱炎。

因李梦南还患有继发性肺结核,故医生建议先治愈肺结核,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李禄对此表示理解,但李梦南对治疗方案产生误解,认为医生故意刁难不给其看病,遂产生杀人之念。

当日16时许,李梦南在住院处附近买了一把水果刀,来到该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持刀刺该科实习医生王浩颈部一刀,刺医生王宇头、面部及左腕部数刀,刺实习医生于惠铭头部一刀,刺医生郑一宁面部一刀、右耳部一刀,事发前刚刚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的王浩(当时仅28岁)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于惠铭报警,公安人员立即赶到案发现场,确认犯罪嫌疑人系李梦南。17时许,公安人员将作案后逃离现场、后与其祖父李禄又到哈医大一院门诊包扎治疗的李梦南抓获。

2012年7月25日,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李梦南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杀死一人,致一人重伤、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12年10月19日上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哈医大杀医案在公开审判近3个月后,终于宣判,被告人李梦南(犯罪时未满18周岁)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案例三:广东潮州患者家属押医生游行事件

2014年3月4日23时40分,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登塘村患者柯某因大量饮酒呕吐后不省人事,被送往潮州市中心医院医治。医院工作人员抢救至5日2时50分,柯某心跳呼吸骤停,约半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3月5日凌晨4时左右,死者家属组织数十人到潮州市中心医院“讨说法”。潮州湘桥区西马派出所接报后派民警到现场维持秩序,要求死者家属以合法途径解决诉求。医患双方同意约定5日14时30分进一步协商解决。

5日13时47分,潮州市公安局110报警台接该医院报警,称死者家属又纠集数十人到医院“讨说法”,并围堵负责医治的医生,一名年轻医生被押着在医院内游行,引起部分市民围观,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秩序。

民警到场后,组织医患双方开展沟通协调,并组织警力对围堵医生、扰乱医院正常秩序行为展开现场调查取证工作。3月5日20时许,死者家属离开医院,医院秩序恢复正常。

随后,潮州市公安局对围堵医生、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邱某伟、苏某豪、柯某树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案例四:黑龙江齐齐哈尔耳鼻喉科医生被钝器击打身亡

2014年2月17日10时左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过程中,被突然冲来的一名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过警方审理查明,犯罪嫌疑人齐某对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治疗结果不满意,手持一根50厘米左右的铁管,连击孙东涛的头部致其死亡。

案例五:浙江宁波患者酒后滋事

2013年11月9日晚,卞井奎、卞龙、刘浩、王阜南、宋孝猛、姜玉等6人在饮酒后,来到浙江省宁波市第七医院为卞井奎治疗手伤。因违反就医流程,该院放射科值班医生王成伟、秦鹏程拒绝了卞井奎的拍片要求。该6人遂谩骂并踹门进入放射科办公室殴打王成伟、秦鹏程,致2人轻伤,同时造成放射科办公室物品毁坏,价值共计4167元。该6人酒后在医院谩骂、殴打值班医生,任意毁损公私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卞井奎、王阜南被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宋孝猛、姜玉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卞龙、刘浩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

案例六:深圳怀孕护士查房时遭殴打

2013年9月9日,已有14周身孕的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护士在巡查产科病房时,遭到1位家属的殴打,原因是认为其半夜敲门巡房打扰了产妇及小孩休息。殴打造成护士右耳鼓膜穿孔,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

伤医事件为何屡禁不止?

在高密度出现伤医事件之际,6月10日,中国医师协会、中华护理学会联合发出声明,谴责暴力伤医。声明指出,打击暴力伤医是每一位有良知的社会公民应有的共识;维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是公安、执法机关不可推卸的责任。

6月18日,针对近期频繁发生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最高检要求侦查监督、公诉等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加强法律监督,坚决依法惩治暴力伤医事件,保障医生护士执业安全和合法权益,营造安全行医就医环境。

对于遏制暴力伤医,早在去年4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计委就联合公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明确将对医院内殴打或故意杀害、伤害医务人员等6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惩。

在更早的2012年3月,哈医大杀医事件发生后,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好内部治安保卫职责,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2013年10月,国家卫计委、公安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升级医院的安保措施。这份《意见》甚至细致要求,医院保安员数量应当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的标准配备。

如此多的举措面前,为何伤医事件仍出现了频发态势?舆论分析,遏制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事件,医患关系及其背后深层次的体制困惑或许更值得剖析。

我们谴责暴力,更要追究根源。长期以来,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长期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看病就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造成了这些医院人满为患,不仅给医生医院带来了巨大压力,也使医患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另外,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一直存在。多数患者承受经济和疾病的双重压力,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哪怕是轻微的失误,患者内心淤积的不满情绪便会被激发,医患冲突一触即发,各种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还有,医患关系的恶化,沟通不畅也是重要因素。因为患者及家属会觉得自己不懂医学,遇到问题就要找医生问个明白。而医生可能没有时间或是觉得医学问题跟患者讲不清楚,如同“鸡同鸭讲”,结果导致患者感觉自己被蒙在鼓里,不受尊重,因而有了纠纷就更加愤怒。

暴力袭医事件频频发生,不仅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而且让整个社会陷入忧虑。显然,无论医患之间的分歧有多大,也不管患者对具体的医疗措施怎样怀疑,诉诸暴力都只能使问题恶化,动用暴力都应该受到谴责,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坚守的底线。事实上,频频发生的暴力袭击,已经让医生心理负担过大,近七成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当医生成为暴力袭击的无辜受害者,对于患者治愈疾病有害无利,暴力伤医难道不是医患双输的悲剧吗?无论自己感觉受到多大委屈,无论对具体医疗措施怎样怀疑,都不能动辄使用暴力发泄心中不满,这只会导致生命无辜受戮、家庭永失所爱的血写悲剧,只会更进一步恶化本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当洁白的衣裳,被鲜血沾染,你无知的凶残,换来冷眼的旁观,刺穿的胸膛,曾经给你过希望,就这样破灭了理想……”其实,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病魔,本应是唇亡齿寒、同病相怜的关系,理应携手同心,而不是大打出手。

因此,不要再让救人之地成为伤医之所,杜绝“暴力伤医”,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合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从协调机制、改进工作、深化医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寻求综合治理之策,从根本上缓和、改善医患关系,让医生与患者真正唇齿相依、和谐共处。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医患关系终将脱离猜忌与对抗的深渊,回归理解与信任的轨道。

网友声音

幸运符号啦啦啦:现在从事医疗行业真是不容易。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不光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懂心理学,防止不小心伤害到一些患者脆弱的内心;更要练防身术,练跑步,能打就打,打不赢就逃命。长此以往,最终伤害的还是患者的利益。假如医务工作者人人自危,谁还会安心地治病救人?

柳叶刀:当医生受到暴力侵犯时,整个社会应该和医生站在一起。我不是在偏袒医生,而是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离不开医生,更离不开好医生。

绿粑粑2011:以前,总说医生是“白衣天使”,那时人还是人,现在天使还是天使,人却成了被魔鬼控制的人了。医患关系已成重大问题,但愿这样痛心的案例不再发生。

sky321:医疗分歧归医疗分歧,暴力归暴力,无论是否存在医疗分歧,都应该旗帜鲜明地谴责暴力,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

T站2012:每当出现分歧,暴力最不能弥合矛盾,但是人们却最容易因为冲动而诉诸暴力;对话与妥协最能够沟通彼此,但是却需要理解与信任作为基础。暴力解决不了纠纷,应冷静对待。

用户2153613300:屡屡发生的暴力袭医事件已经让医生成为“高危职业”。医生是神圣的,他(她)们为病人解除伤痛,怎么能随意受到侵犯伤害,我支持对暴力伤医行为“零容忍”!

延伸阅读<<<<

近七成医务人员不希望子女从医

今年5月27日,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这份白皮书的调查显示,近6成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调查数据表明,发生伤医事件时,院方采取不顾是非息事宁人和无任何表示的占到了4成以上,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很多医生感觉寒心。

伤医事件的更大后果是,越来越多的医生对执业环境不满。这份白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14年的调查中,近七成医务人员不希望子女从医。

他们感受到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量特别大占76.50%,医疗纠纷多占71.76%,患者的期望值太高占72.71%,伤医事件频发占69.60%,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占29.11%。

白皮书称,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中国医师工作的压力主要不是来源于行业本身的竞争,而是来源于医疗行为产生的工作量大、医疗纠纷多、患者过高的期望以及伤医事件频发。

就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来看,调查显示,52.72%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至60小时,32.69%的医师在60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