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疆
十多年前,《天下无贼》里,葛优饰演的黎叔有颇多金句,成为当年的热门话题,然而刘天王的那一句:“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吗?”时至今日,依然是余音绕梁,甚至成为不少媒体标题的指向:6月20日,郑州,两辆豪车相撞,肇事司机涉嫌酒驾;同日,南京,一辆豪车闯红灯后将另一辆轿车撞散,现场两人当场死亡,多人受伤。读到此处,笔者总不由自主地脑补出汪夫子泪流满面的样子:是不是我开这车去做好声音评委,也能上头条?
无独有偶,前不久笔者在参加一个高端品牌汽车的活动时,临近活动结束,现场订车的车主们居然在争抢剩下的奖品时,不慎将其中一人的面部划伤——注意,这些奖品原本是计划用来抽奖的,即使没有发完,最终也应当由主办单位收尾,而不是由车主们一哄而上抢走——就在那一刻,笔者脑中第一时间想起的还是刘天王的那句台词。
在笔者看来,十年前,“车”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着“身份”,十年后的今天,人均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买车的门槛越来越低,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地开进千家万户。如果说“房”没准是丈母娘要求的“刚需”,那么在笔者身边众多“宁可贷款、不买房也要买车”的人看来,“车”只能是一种生活态度。看看世界顶级富豪们的座驾,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开一辆二手讴歌、亚马逊执行长贝佐斯开着1996年的本田雅阁、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只是靠Uber的出租车在旧金山出入,“车证”也许真的只能算是“身份证”。
事实上,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新闻,无论多么高档的汽车品牌,它们只充当了道具的角色,并非新闻中的主角。它们的道具作用,吸引了社会的关注眼光,也正因为它们的道具作用,遭受了社会较大压力的评价。
在《天下无贼》上映后不久,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就曾做过一份调查,共收回604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699份。调查结果显示,五成以上消费者认为,负面新闻对高档轿车的品牌形象毫无影响,但同时有68.7%的消费者认为,开好车的车主不一定与轿车的尊贵身份相符合。
作为2014年网络热词“壕”,在很多人眼里,就是2013年的热词“任性”的代言人,那么问题来了,开好车,就一定“壕”么?汪夫子和国际章一定不这么认为,因为无论“豪”与“壕”,其实跟能不能上头条,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