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自4月17日本报开设“新常态 新作为 新亮点”专栏以来,对我市一季度电子产业、税收收入、电子商务、家居小镇、新兴产业、招商引资、自主创业、光彩事业、出口创汇、农村改革、交通运输等领域积极适应新常态,所采取的务实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集中报道,至此告一段落。当前,虽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同样面临诸多新动力新机遇。只要我们遵循规律适应新常态,就能引领新常态,打造更多新亮点,持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新发展。
本报讯(记者 赵雪峰 见习记者 李 海)立夏过后,气温升高,但比气温更高的是奋战在国、省干线公路6个续建项目施工工地上建设者的工作热情,他们抢天夺时,争分夺秒,比进度、比质量,力争使项目早日竣工,为提升信阳交通优势发挥作用。
热火朝天的续建项目建设现场仅仅是2015年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前4个月,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市交通人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务实解决新问题,努力谋求新发展,稳中求进,实现了新的作为。
“交通运输作为全市经济基础产业和先导行业,既是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又是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昨日,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4亿元,这必将进一步持续提升信阳的交通优势。”
唯有加快建设,方能放大优势。今年一季度,全市交通人高点定位谋项目,竭尽全力抓落实,推动交通建设项目有序落地实施,为全市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目前,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驻信段改扩建项目正在建设,3个新建项目正积极谋划、稳步推进;国、省干线公路6个续建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7个新建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农村公路总计开工项目293个,总体开工率41%,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占总投资的24%;运输场站7个续建项目有序实施;内河航运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在加快推进。
“货更畅其流,人更便于行。”交通事业发展的落脚点始终在改善民生上。为此,市交通运输局坚持惠民工作优先谋划、优先落实、优先保障,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今年前3个月,全市客运、货运工作均取得可喜成果:全市公路客运量760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5873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5.87%。春运期间,公路运输共运送旅客1055万人,主要客运站及路网均未发生大面积拥堵及旅客滞留现象,圆满完成公众出行保障任务;全市公路货运量387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4003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29%;“公交优先”建设迈入实质性阶段。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报审,已订购的20辆新能源公交车拟投放产业集聚区、工业城提供服务。
用改革激发交通新活力。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在行政执法、道路运输管理、农村公路管理、水上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审批事项的“减、放、缩”也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破除障碍、激发活力,全市交通人正不断用“改革”之手,打造出一支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统一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队伍。
放大交通新优势,凝心聚力谱新篇。谈及今年的交通事业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卫说:“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狠抓交通建设项目的同时,抓好交通惠民利民,抓实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交通运输发展新作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