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中学的同学们在课间愉快地奔跑。 本报记者 华 唯 摄

本报讯(裴祖军)近日,信阳市2015年初中升学体育智能化考试圆满落下帷幕。“从初步汇总的考试情况来看,满分率高于去年,各县区考场基本无学生晕倒现象,可以看出学生体质明显增强了,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行的阳光体育活动。”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副科长翟娟告诉笔者。

据悉,早在2013年年初,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指导意见》,对全市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全市一盘棋,以县区为单位整体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纳入学校课程,列入学校总课程表,实行课程化管理。翟娟说:“从2013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全市统一建立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即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次时间为30分钟,上午以体育活动为主,重点发展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项目,下午以艺术活动为主,重点发展柔韧性、灵敏度、体艺结合等身体素质项目。”

罗山县教体局体育专干王军说:“近两年来,我县大部分学校能严格执行上级规定,认真开展此项活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为进一步鼓励学校开拓创新,形成特色,近期我县着手开展首届中小学生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暨评优工作。”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各县区的大课间已做到了时间有保证、计划翔实、内容丰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无论是城区还是乡村,大课间活动呈现出可喜局面:场地有限的学校开展“0”型跑;有武术、艺术特色的学校选择武术操、韵律操;体育器材丰富的学校组织多项目集体活动。罗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推行韵律跑步操;光山县紫水学校、息县五小用流行音乐创编了活泼欢快的舞蹈,深受广大师生欢迎;息县夏庄中心校等学校在大课间融入国学内容,寓教于乐;潢川县逸夫小学自编武术操,引进校外武术人才对学生进行特色武术训练;信阳市一中在大课间活动中积极推广太极拳;平桥区实验小学大课间全程由音乐统领,秩序井然;光山县斛山振兴学校推行轮盘法,对场地和器材进行全天规划,轮流使用,解决了体育器材不足的问题。

“大课间活动锻炼了学生的体魄,为校园注入生机和活力,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李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