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之文明社会,不唯有林立的高楼,整洁的街道。文明城市的建设,应该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同样重要的是公民心中文明理念的建设。

文明,是从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发明创造和精神财富。它应该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并能够符合人类的精神追求。文明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体现为一个社会对物质世界成功合理的改造和利用,更体现为人们内心的从容坦荡,有所坚持。

文明,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化。先贤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份淡然的处世态度,即是文明;又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份心有所持的坚定,亦是文明。

文明,是一种精神上的高贵,但不应被束之文人墨客的诗文之中,而应展现于鲜活的每一天的字里行间。具体到现实生活实践中,仪容整洁,相互礼让,于细微之处体现的,便是实实在在最为真切的文明。

文明,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内心深处,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应该改变,什么应该坚持。不变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核心价值观,而变化的应该是在新的时代,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以实事求是为理念,赋予我们的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特色。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之义。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精神文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

□张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