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对各地都是一样的,但是,全国各地的创建工作情况不尽相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此,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才能保证美好的意愿在信阳变为现实。
好的机制,会让组织充满活力、让个体饱含激情。而不好的机制,可能催生散懒,可能制造“扯皮”,可能引发衰减。不可否认,信阳通过长期的“六城联创”,尤其是近年来的创卫攻坚战,在问责、联动、考核、督查、奖惩等方面,建立了许多有效的机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但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时间更紧,绝对不能原封不动照搬套用,而是要有借鉴、有完善、有创新,建立健全一套适合信阳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保证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应当清楚,简单的方法处理不了复杂的问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性的系统工作,不能做到哪里是哪里,需要建立系统的长效工作机制,保证创建目标如期实现。长效机制是一个客观的、整体的构架,不仅仅是要形成一些书面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还要建立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尤其是,长效机制不能仅仅重视对“六城联创”经验的总结,而是要着眼于长远考虑,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创建工作怎么可能产生长效呢?
好机制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要建立问责机制,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做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要建立考核机制,创建工作台账,细化工作任务;要建立联动机制,创建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协同作战,合力攻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抓落实;要建立督查机制,切实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成效纳入干部实绩档案,加强督导检查,认真兑现奖惩,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全市上下形成“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浓厚创建氛围。
建好机制作保证,工作运行更畅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始终抓住“一条线”贯穿,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不断凝聚“一股绳”合力,我们的创建工作就会拥有一路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