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马迎春
“当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他们工作时间长、负担较重,收入偏低、干劲不高,年龄老化、知识陈旧,青年男女比例失调,工作压力大、老教师健康堪忧。”4月11日,市政协委员李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支柱,他们在基层默默耕耘,桃李满天下。但他们的生存状态往往没有引起社会的切实关注和重视。
两会期间,通过采访一些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记者发现,当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呼吁政府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使教育政策的制定更好地反映农村教师的愿望和需求,激励农村教师的敬业进取精神,关注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的队伍建设。
李锋建议,加大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切实保证农村教师待遇的巩固和提高;调整农村学校网点布局,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整合和盘活农村学校有限的教师资源;改革人事制度、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补足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建立农村教师激励机制。
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副局长何厚谦建议,不仅要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收入,同时应该出台优惠政策,通过放宽编制、发放特殊津补、职称评定条件优惠、评先评优政策倾斜等措施,切实保障农村教师安心工作,同时鼓励更多城镇学校的教师、大学毕业生等到师资紧缺的农村教学点工作,努力创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条件。
“希望政府能更多地关注农村教师,制定相应的优待政策,大幅度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市政协委员余金鑫说,学校要尽可能实行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应该想法设法为农村教师搭建各种各样的专业发展平台,帮助教师不断地自我充电、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使农村教师始终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