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读古人的咏柳诗,更喜欢寻觅诗中山水的澄明,旷野的意境,心灵的牧歌。春暧花开,草长莺飞,在诗人的眼里,柳树不单是春天的使者,明媚的象征,而且是脉脉怀旧,殷殷期盼,款款寄托。于是文人的笔下,柳树时常种植在他们的心田,春意融融,诗情袅袅。
古代诗人吟诵柳树,恐怕流传最广的是唐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古往今来写柳树的骚客不乏其人,但独树一帜的却是贺知章。他巧妙地把春风比喻成剪刀,还柔柔地问了一句:是谁剪裁出这满树的青青柳叶啊?其实,诗人所要表达的是春天的喜悦与空灵,情韵与闲适。
剪归剪,裁归裁,挥舞不尽的是杨花柳絮。自古“杨柳”并称,对杨花的评价却褒贬不一。韩愈的《晚春》有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杜甫的《绝句漫兴之五》也云:“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在知名诗人的心境里,杨花柳絮没有个性色彩,只有偏见和失落。但另一群诗人却有反驳的声音,吴融就有《杨花》:“不斗浓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朦朦。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才女薛涛的《绝句》:“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杨花柳絮并不是高贵的出身,也许就是天生的卑微,但其有独特的品德,并没有妨碍在人们心目中的婀娜多姿。
柳字的谐音是“留”,文人墨客又喜爱在驿路边、长亭畔分手离别,折柳相送。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千言万语,离愁别绪,一切尽在浓浓的惆怅与慰藉中。
在撩人的春色里,满眼都是醉人的风景,栖息在心灵里的是纵情的诗画。一个人整天可以忙忙碌碌,春天闲暇之时,不妨读读咏柳诗。尽管我们每天都处在凡尘纷扰中,如果不懂得春天的诗意,不领略诗人的情怀,不品味时光的温存,那么就不会欣赏心海彼岸里的春景。与春天同在,与柳树相伴,唤醒沉睡已久的往昔,心灵深处定会剪裁出愉悦的温情。(丁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