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记者接到湖北咸宁日报记者朱亚平打来的电话称,咸宁市咸安南大街有对八旬夫妇,在咸安居住30年,老夫妻中老头祖籍是光山县,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申办到户口。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身体越来越差,急盼在有生之年能落户咸宁,希望记者能帮助这对老夫妻。

朱亚平告诉记者,今年86岁的李太寿,1951年因家道中落外出谋生,先后到过四川、湖南等地,一路辗转来到湖北。上世纪80年代初,李太寿流浪至汉川,结识了比他小两岁的老伴卓发华,后一起来到了咸宁,老两口相依为命,在咸宁居住30年,靠摆地摊过日子。

为了户口——

6年跑了32次社区

据朱亚平介绍,今年3月3日上午,李太寿搀扶着老伴卓发华,第32次来到咸安南大街社区居委会申办户口。该社区负责同志热情接待了他们。但对于两位老人办户口的请求,他们表示社区尽了所能却无能为力。

“我们原来都是有户口的,我的户口应该还在光山县槐店乡,而老伴的户口应该在湖北汉川。”李太寿告诉咸宁日报的记者。李太寿介绍,原来年轻力壮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时,并没有意识到户口的重要性,因此也没有办理户口迁徙手续。如今,他和老伴的身体越来越差,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落户咸宁。

没有户口——

老人摆摊艰难度日

趁着回家做午饭的功夫,李太寿老人带着记者一同回到了他们现在位于西大街的住处。与其说是家,不如说这里只是一间临时搭建的棚屋。

据朱亚平介绍,李太寿和老伴以前住在咸宁市老公共汽车站后面——一间别人临时搭建起来、用来养猪后又闲置的棚子里,老两口有时候卖卖菜,有时候摆摆地摊,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后来汽车站拆了,老两口再也找不到那么“合适”的住处了,哪里都需要交房租。

没有户口本,也没有身份证,无法办理结婚证,也无法办理营业执照,进行正规的经营。“有时候他们出摊的时候,我们也是能帮就帮一把,家里有什么饭菜,也会分给他们一些。” 居住在南大街社区的居民大多都认识这两位老人,见他们可怜,也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生活虽然不易,两位老人却始终早出晚归“勤奋劳作”,自给自足。直到两年前,卓发华老人意外摔断了腿,这对于两位老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这次意外花掉了两人在咸宁摆摊存下来的全部积蓄。

“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经常能看到报纸、电视上说,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可享受国家的各种补贴。我们没有户口,所以什么都享受不了。”卓婆婆说。

盼望户口——

落户咸宁安度晚年

因此,老两口还是希望社区能帮忙上户口,可是因为信息不全,无法受理。每次去一趟社区回来,老两口都要伤心好几天。

重新申办户口,老人也咨询过很多人。有的人说,必须去原户籍所在地将原户口找到后转到咸宁,可老人体弱多病,受不了舟车劳顿;有的人说,可走走后门,兴许就能直接买个户口,可老人贫穷一生,哪有那么多钱去买户口,何况买户口这种事是不允许的;还有的人说,住在咸宁这么久,算起来就应该是咸宁人了……

对于两位老人的生活环境,邻居们纷纷表示很同情,觉得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这个年纪应该休息了,享受老人应有的待遇了。可是,对于这样的局面,南大街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

据社区负责同志介绍,社区也想了很多办法帮助这两位老人。想帮两位老人申请低保、廉租房等,但因为两位老人户口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亦无法享受到这些福利。

该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夫妻俩虽然都已经年过八十,但一直都是自给自足,从未想过奢求什么。“如果能解决户口问题,两位老人就可以享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医疗有保障,养老也有保障,也就能在咸宁安享晚年了。”

南大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并没有放弃,还在继续和公安部门加强沟通,争取能让这两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李太寿也希望他老家的有关人员能帮帮他,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能够圆一个户口梦。

“如果户口批下来了,第一件事情,就是领着婆婆把结婚证领了,然后带着婆婆照张结婚照。”带着满满的憧憬,李太寿这样打算着。

□本报记者 刘 翔